絙
糹部12画左右结构U+7D59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胡官切,音桓。《說文》:緩也。〇【按】《說文》作𦀞,从𠄢,𠄢隷變作亘,須緣切;从𢛢,𢛢从舟,隷省舟作⺼,故書𢛢爲恆,𠄭亦爲亙,緪或省从亙。亙,居鄧切。絙與絚字體音義各別,今俗絚皆作絙,非。
注解
〔絙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絙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huán、gē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亘。
〔絙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uán] ⑴ 緩。㈡ [gēng] ⑴ 同“緪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胡官切頁碼第436頁,第3字續丁孫
𦀞
異體絙
緩也。从糸𠄢聲。
附注段玉裁據《玉篇》改「緩」為「綬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胡官切頁碼第1034頁,第1行,第3字述
緩也。從糸亘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胡官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615頁,第2字許惟賢第1138頁,第1字
緩也。
段注緩當作綬。《玉篇》絙下曰:絙,綬也。此亦綬之類也。
从糸。𠄢聲。
段注胡官切。十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