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㫍的意思解释

方部12画左右结构U+3ACD

方部

12画

8画

左右结构

YTWT

YSOOK

SYIM

08248

U+3ACD

4153313223134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liú

基本解释

同“斿”。古代旌旗末端直幅、飄帶之類的下垂飾物。《説文•㫃部》:“㫍,旌旗之流也。”

yăo

基本解释

同“㫏”。旗屬;旗貌。《集韻•筱韻》:“㫏,《説文》:‘旗屬。’一曰旗皃。或从攸。”

外语翻译


  • the scallops along the lower edge of a flag; the hanging decorations (ribbons, etc.) of a flag used in ancient times, a kind of flag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下 部首:方部 )

唐韻》:以周切;《集韻》:夷周切,𡘋音由 —— 斿,或作㫍。說文》:旌旗之旒也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餘招切,音遙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伊鳥切,音杳 —— 㫏,或作㫍,旗貌。

注解

〔㫍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方部

〔㫍〕字拼音是yó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𭤨、攸

〔㫍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iú] ⑴ 同“斿”。古代旌旗末端直幅、飄帶之類的下垂飾物。《説文•㫃部》:“㫍,旌旗之流也。” [yăo] ⑴ 同“㫏”。旗屬;旗貌。《集韻•筱韻》:“㫏,《説文》:‘旗屬。’一曰旗皃。或从攸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七上反切以周切頁碼220頁,第2

㫍旌旗之流也。从㫃攸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三反切延秋反頁碼560頁,第6行,第2

㫍旌旗之斿也。從㫃攸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今俗或作斿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七上反切以周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241頁,第2許惟賢545頁,第2

㫍旌旗之流也。

段注宋刊本皆作流。作旒者俗。

从㫃。攸聲。

段注以周切。三部。篇,韵皆餘昭切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