𣃘
方部7画左右结构U+230D8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丑善切;《集韻》:丑展切,𡘋音搌。《說文》:旌旗杠貌。从丨、从㫃。
又,《廣韻》:陟陵切,音徵。又,《集韻》:傳江切,音幢 —— 義𡘋同。
注解
〔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方部。
〔𣃘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chǎn、chuá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㫃、丨、;、方、个。
〔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ăn] ⑴ 旗竿。《説文•丨部》:“𣃘,旌旗杠皃。”《廣韻•獮韻》:“𣃘,旌旗柱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上反切丑善切頁碼第13頁,第6字續丁孫
𣃘
旌旗杠皃。从丨从㫃,㫃亦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一反切恥展反頁碼第59頁,第6行,第1字述
旌旗杠皃。從丨、㫃亦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㫃音偃,象旌旗偃蹇飛揚之貌。丨,橦榦也,杠即橦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上反切丑善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81頁,第1字許惟賢第33頁,第8字
旌旗杠皃。
段注《釋天》曰:素錦韜杠。杠謂旗之竿也。詩謂之干。
从丨㫃。
段注以丨象杠形。加㫃爲偏㫄。會意。
㫃亦聲。
段注丑善切。十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