旉
方部11画上下结构U+65C9
外语翻译
- to state to, to announc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篇海》:古文敷字。《易・說卦》:震爲旉。【疏】取其春時氣至,草木皆吐,旉布而生也。餘詳攴部十一畫。
注解
〔旉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方部。
〔旉〕字拼音是fū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甫、方。
〔旉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ū] ⑴ 古同“敷”:“朱明盛长,~与万物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芳無切頁碼第95頁,第13字續丁孫
尃
布也。从寸甫聲。
附注容庚《金文編》:「專,孳乳為敷。《毛公鼎》:『專命于外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甫殳反頁碼第257頁,第3行,第1字述
布也。從寸甫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布以法度也。相如《子虚賦》曰:『尃結縷。』注云:『布也。』專字如此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芳無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484頁,第2字許惟賢第217頁,第2字
布也。
段注《祭義》。溥之而橫乎四海。《釋文》。溥本或作尃。同芳于反。今刻云或作敷。繆也。《集韵》、《韵會》可證。《說卦傳》。震爲專。鄭,虞,姚皆同。王肅,干寶作尃。干云:花之通名爲鋪。花皃謂之𧀮。《漢書・上林賦》。布結縷。《史記》布作尃。徐廣曰:尃古布字。按尃訓布也。非一字。
从寸。
段注凡敷𢻱必有法度而後行。故从寸。
甫聲。
段注芳無切。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