祿
国语辞典解释
祿禄
lù详细解释
名
1.福、善。
《晏子春秋 · 内篇 · 问上十》:“是以神民俱顺,而山川纳禄。”
福禄、嘉禄。
2.俸给、官俸。
《汉书 · 卷四九 · 鼌错传》:“受禄不过其量,不以亡能居尊显之位。”
俸禄、无功不受禄。
外语翻译
- blessing, happiness, prosperity
- réussite dans sa carrièr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盧谷切,音鹿。《說文》:福也。《廣韻》:善也。《詩・商頌》:百祿是何。【箋】當擔負天之多福。
义又,俸也,居官所給廩。《禮・王制》:位定然後祿之。《周禮・天官・大宰》:以八柄詔王馭羣臣,二曰祿。【疏】以功詔祿。祿,所以富臣下,故云。《禮・曲禮》:士曰不祿。【疏】士祿以代耕。不祿,不終其祿也。
义又,司祿,星名。《史記・天官書》:文昌宮六曰司祿。
义又,回祿,火神。《左傳・昭十八年》:鄭禳火於回祿。
义又,姓。紂子祿父後。
义又,州名。廣南化外有福祿州,唐總章二年置。
义又,天祿,獸名。《前漢・西域傳》〔註〕:似鹿,長尾,一角者爲天祿,兩角者爲辟邪。漢有天祿閣,因獸立名,藏祕書。
又,《廣韻》:龍玉切,音錄 —— 祿祿,形貌爲禮也。陸德明說。
又,叶錄直切,音力。漢昭帝〈冠詞〉:摛顯先帝之光耀,以承皇天之嘉祿;欽奉仲春之吉辰,普遵大道之郊域。
又,叶歷各切,音落。《前漢・敘傳》:位過厥任,鮮終其祿;博之翰音,鼓妖先作。
注解
〔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示部。
〔祿〕字拼音是l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礻、彔。
〔祿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ù] ⑴ 同“禄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上反切盧谷切頁碼第2頁,第18字續丁孫
祿
異體祿、禄
福也。从示录聲。
附注按:甲骨文、金文像轆轤汲水之形。汲水灌溉,可保豐收,故錄有福澤之意。後加示旁作祿,專用為福祿之祿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一反切勒谷反頁碼第29頁,第5行,第2字述
福也。從示录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禄之言録也,若言省録之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上反切盧谷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9頁,第1字許惟賢第4頁,第1字
福也。
段注詩言福祿多不別。《商頌》五篇。㒳言福,三言祿。大恉不殊。《釋詁》、《毛詩傳》皆曰:祿,福也。此古義也。鄭旣醉箋始爲分別之詞。
从示。彔聲。
段注盧谷切。三部。
白话解释
祿,福祉。字形采用“示”作边旁,“彔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《說文‧示部》:「祿,福也。从示、彔聲。」甲骨文作「」,金文作「
」,均不從示。甲骨文、金文「彔」像轆轤汲水之形,汲水灌溉,可保豐收,因有福澤之意,後加示作「錄」,用為福祿之錄。從示,表示祭祀祝禱相關;從彔,表示音讀,兼表福澤之意,本義為福祿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