賩
貝部15画左右结构U+8CE9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正字通》同上(同「賨」)。《廣雅》:稅也。
注解
〔賩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貝部。
〔賩〕字拼音是có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貝、宗。
〔賩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óng] ⑴ 中国古代四川、湖南等地少数民族对所交赋税的称谓。⑵ 中国秦、汉时四川、湖南等地的一种少数民族。⑶ 古地名,在今中国四川省渠县东北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徂紅切頁碼第205頁,第29字續丁孫
賨
異體賩
南蠻賦也。从貝宗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二反切才冬反頁碼第527頁,第3行,第1字述
南蠻賦也。從貝宗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賨者總率其所有,而已不切責之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徂紅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1128頁,第2字許惟賢第498頁,第1字
南蠻賦也。
段注《後漢書・南蠻西南夷傳》曰:槃瓠之傳蠻夷。秦置黔中郡。漢改爲武陵。歲令大人輸布一匹。小口二丈。是謂賨布。《魏都賦》曰:賨幏積墆。幏見《巾部》。
从貝。宗聲。
段注徂紅切。九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