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膾的意思解释

月部17画左右结构U+81BE

月部

17画

13画

左右结构

EWGJ

BOMA

QOLK

78266

U+81BE

35113412524312511 撇、横折钩、横、横、撇、捺、横、竖、横折、竖、点、撇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kuài

基本解释

細切的肉。~鯉。~炙人口(喻詩文或事物受人歡迎,被人傳誦)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kuài

详细解释

切细的肉丝。

《论语 · 乡党》: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。”唐 · 韩愈《与崔群书》:“至于稻也,粱也,脍也,炙也,岂闻有不嗜者哉!”

切割。

《诗经 · 小雅 · 六月》:“饮御诸友,炰鳖脍鲤。”《庄子 · 盗跖》:“盗跖乃方休卒徒大山之阳,脍人肝而𫗦之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kuài

详细解释

1.切得细碎的鱼或肉。

脍不厌细、脍细如丝、脍炙人口。

2.切细(鱼、肉)。

飞刀脍鲤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minced meat or fish
  • in kleine Stücke geschnittenes Fleisch; das Hackfleisch (S)
  • hachis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古外切,音儈。說文》:細切肉也。玉篇》:肉細切者爲膾。釋名》:膾,會也 —— 細切肉令散,分其赤白異,切之已,乃會合和之也。韻會》:肉腥細者爲膾,大者爲軒。禮・曲禮》:膾炙處外。

又,《博雅》:膾,割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魚膾。詩・小雅》:炰龞膾鯉。

又,《韻會》:國名。堯欲伐宗膾。宗膾,小蕃國。

集韻》:或从魚。

注解

〔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

〔膾〕字拼音是kuà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會

〔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kuài] ⑴ 細切的肉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下反切古外切頁碼133頁,第11

膾細切肉也。从𠕎會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八反切古最反頁碼345頁,第2行,第2

膾細切肉也。從肉會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下反切古外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703頁,第2許惟賢313頁,第6

膾細切肉也。

段注所謂先藿葉切之,復報切之也。報者,俗語云急報。凡細切者必疾速下刀。《少儀》注云:報讀爲赴疾之赴。拔赴皆疾也。

从肉。會聲。

段注古外切。十五部。

白话解释

脍,将要煮的生肉切成细条薄片。字形采用“肉(月)”作边旁,采用“会”作声旁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