㥋
心部12画上下结构U+394B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㥋
◎同“偯”。
越南字释义
㥋
◎同“𠲖”。
外语翻译
- sound of the anguish of sorrow; the pain of grief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於希切,音衣 —— 念痛聲也。
又,《集韻》:隱豈切,音扆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㥋〕字拼音是yī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依、心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於豈切頁碼第356頁,第11字續丁孫
㥋
痛聲也。从心依聲。《孝經》曰:「哭不㥋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殷豈反頁碼第864頁,第4行,第1字述
痛聲也。從心依聲。《孝經》曰:「哭不㥋。」
鍇注臣鍇曰:「聲之曲引也。今《孝經》作偯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於豈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048頁,第6字許惟賢第896頁,第1字
痛聲也。
段注閒傳。斬衰之哭。若往而不反。齊衰之哭。若往而反。大功之哭。三曲而偯。注曰:一舉聲而三折也。偯聲餘從容。《孝經》。哭不偯。鄭注云:氣竭而息聲不委曲。按音義皆云《說文》作㥋。然則許云痛聲者,委曲自見其痛於聲。非痛之至者也。
从心。依聲。
段注於豈切。十五部。
《孝經》曰:哭不㥋。
段注此許所學孔氏古文也。作偯者俗字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