𦃖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吐敢切;《正韻》:他感切,𡘋音菼。《說文》:帛鵻色也。《詩》曰:毳衣如𦃖。〇【按】今《詩》作菼。《傳》曰:菼,鵻也,蘆之初生者也。【註】徐鍇曰:染之如生菼色,今人所染麥綠也。徐鉉曰:今俗別作,非是。《玉篇》:今作菼、𤎥。《廣韻》:俗作裧。
考證
《說文》帛鵻色也。詩曰,毳衣如𦃖。按今詩作菼。傳曰,菼鵻也。蘆之初生者也。註:徐鍇曰,染之如生菼色,今人所染麥綠也。
謹按徐鍇語係說文註,今照繫傳原文,於註上增說文二字。
注解
〔𦃖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𦃖〕字拼音是t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剡。
〔𦃖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ǎn] ⑴ 苍白色。《説文•糸部》:“𦃖,帛騅色也。《詩》曰:‘毳衣如𦃖。’”⑵ 毳衣。《廣韻•敢韻》:“𦃖,毳衣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土敢切頁碼第435頁,第12字續丁孫
𦃖
帛騅色也。从糸剡聲。《詩》曰:「毳衣如𦃖。」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別作毯,非是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土敢切頁碼第1032頁,第6行,第1字述
帛騅色也。從糸剡聲。《詩》曰:「毳衣如𦃖。」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別作毯,非是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土敢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2605頁,第1字許惟賢第1133頁,第5字
帛騅色也。
段注騅者,蒼白色也。詳《馬部》。《釋言》曰:菼,騅也。《王風・毛傳》曰:菼,騅也。蘆之初生者也。《艸部》曰:𦵹者,萑之初生。一曰騅帛色如𦵹,故謂之騅色。謂之𦃖也。取其與𦵹同音也。
从糸。剡聲。
段注土敢切。八部。
詩曰:毳衣如𦃖。
段注《王風・大車》文。按此十字當作从系,𦵹省,詩曰毳衣如𦵹。說會意之恉,復證之以詩。如䕻寷引易之例。若如今本則色固𦃖矣。何云如𦃖。且偁詩毛氏。毛固作菼。何云偁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