帕
意思解释
帕
pà基本解释
◎pà ㄆㄚˋ 包头或擦手、脸用的布或绸,多为方形。首~。手~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束额巾 。
帕头(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);帕额(裹头巾);帕首(同“帕头”)
scarf; kerchief;
2.佩巾。通“帊” 。
帕腹(兜肚)
handkerchief;
3.帷帐。
绿树垂垂护宝栏,床头翠帕幂双环。
curtain;
4.俗称小方巾为帕 。
手帕。
towel; handkerchief;
5.压强单位。帕斯卡的简称 ,即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。
Pascal;
动词
◎缠绕,包裹 以锦缠股,以红帕首。——韩愈《元和圣德诗》
twine; wrap up; bind up;
国语辞典解释
帕
pà详细解释
名
1.旧时的头巾。
《广韵 · 入声 · 辖韵》:“帕,帕额,首饰。”元 · 王逢《叹病驼》诗:“老奚首帕短裤靴,手持鞭策涕泗沱。”
2.用来擦拭的方形小巾,常随身携带。
宋 · 释文莹《湘山野录 · 卷中》:“‘汝哭何因无泪?’渐曰:‘以帕拭干。’”
手袙、香帕。
3.帷帐。
元 · 陈旅《题春宫倦绣图》诗:“绿树垂垂护宝阑,床头翠帕羃双环。”
动
◎缠、裹绕。
唐 · 韩愈《元和圣德诗》:“以锦缠股,以红帕首。”
外语翻译
- turban, kerchief, veil; wrap
- Schnupftuch, Taschentuch (S)
- mouchoi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莫鎋切;《正韻》:莫轄切,𡘋蠻去聲。《廣韻》:額首飾。《正字通》:紅綃抹額,軍容也。韓愈〈元和聖德〉詩:以錦纏股,以紅帕首。
又,《集韻》:普駕切,音怕。《釋名》:帕腹,橫帕其腹也。
又,《集韻》:莫白切,音陌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巾部。
〔帕〕字拼音是pà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巾、白,五行属土。
〔帕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à] ⑴ pà ㄆㄚˋ 包头或擦手、脸用的布或绸,多为方形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