琶
王部12画上下结构U+7436
意思解释
琶
pá基本解释
①其本意为琵琶,拨弦乐器。
②〔琵~〕见“琵”。
详细解释
1.(形声。《说文新附》:“琵琶也。”)——见“琵琶”( pípa 。
2.琵琶。拨弦乐器。
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千呼万唤始出来,犹抱琵琶半遮面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四回:“贾母命他们坐了,将弦子琵琶递过去。”宋·晁端礼《满庭芳》:“减轻琶面,新样小鸾凰。”
琵琶
3.弹琵琶的手法名。
宋·欧阳修《明妃曲·和王介甫作》:“推手为琵却手琶,胡人共听亦咨嗟。”
外语翻译
- guitar-like instrument
- (English: (mus. instr.))Laute
- guitar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蒲巴切,音爬 —— 琵琶。註詳上。
又,《韻補》叶蒲波切,音婆。白居易〈小庭有月〉詩:菱角執笙簧,谷兒挾琵琶;紅綃信手舞,紫綃隨意歌。
注解
〔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上,康熙部首是玉部。
〔琶〕字拼音是pá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玨、巴,五行属水。
〔琶〕字造字法是undefined本义是琵琶,拨弦乐器
〔琶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á] ⑴ 其本意为琵琶,拨弦乐器。⑵ 〔琵~〕见“琵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蒲巴切頁碼第423頁,第8字續丁孫
𤧲
異體琶
琵琶也。从珡巴聲。義當用枇杷。
白话解释
琶,琵琶。字形采用“珡”作边旁,采用“巴”作声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