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协的意思解释

十部6画左右结构U+534F

十部

6画

4画

左右结构

会意字

FLWY 86,FEWY 98

JKSC

EDYO

44030

0588

4813

U+534F

125344 横、竖、横折钩、撇、点、点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xié

基本解释

共同合作,和洽。~商。~定。~和。~调( tiáo )。~议。

帮助,辅助。~助。~同。~理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
1.会意。从办,从十。办亦声。办( xié )表示同力。十,表示众多。合起来表示众人同力。本义:和睦;融洽。

2.同本义。

協,众之同和也。 《说文》和万邦。 《书 · 尧典》。传:“合也。”用五纪。 《书 · 洪范》。传:“和也。”今刘表新亡,二子不 《资治通鉴》与彼协心。协规同力。声律相而八音生。 《太玄 · 数》

协允(合理公平);协气(和气);协恭(友好而同心协力);协睦;协畅;协调;协泰(协和安泰)

harmonious; in amity with;

3.合;共同。

纪农功。 《国语 · 周语》。注:“同也。”尔无共怒,比谗言予一人。 《书 · 盘庚下》。孔传:“汝无共怒我,合比凶人而妄言。”

协谋(共同谋略);协爱(共同热爱);协庆(共同庆贺);协比(勾结在一起做坏事。即朋比)

joint; common;

动词

1.调和;调整。

此四国。 《礼记 · 孔子闲居》

协正(调整而使之正确);协序(调和使有规律);协律(调和音乐律吕,使之和谐);协顺(调和使如意)

mediate;

2.帮助 。

协饷(由税收富裕的省调济拨款协助贫困省);协济(接济);协飞熊(相传周文王梦见飞熊,占卜得要贤臣。后果遇姜尚。比喻帝王得贤之征兆)

assist;

3.顺服。

上帝时歆,下民祗 《书 · 微子之命》

协从;协附(依附);协服

obey;

4.用同“胁”。逼迫。

余皆从。 《金声玉振集》

force;

5.怀抱 。

协孕(怀孕);协私网上;协情

cherish;

6.符合。

实有爽德,于丹朱。 《国语 · 周语上》

协韵(符合韵律);协义(符合礼义);协句(协韵);协中(符合中庸)

conform;

7.合并 。

协意(合成一种意义)

incorporate;

8.勾结 。

协党(结党);协比(勾结)

collude with;

名词

清末新军的编制单位,在镇之下。三营为标,两标一协。相当于后代的旅 那本标三营,分防二协,都受他调遣。——《儒林外史》 又

协台(副将)

brigade;

外语翻译


  • be united; cooperate
  • fördern, assistieren, helfen (V)​, kooperieren, zusammen arbeiten (V)​, gemeinsam, zusammen, mit vereinten Kräften (Adj)​, helfen , verbinden, anfügen
  • assister, aider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十部 )

古文: 旪

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胡頰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檄頰切,𡘋音挾。說文》:衆之同和也。从劦,十聲。書・堯典》:協和萬邦。〈臯陶謨〉:同寅協恭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服也。【疏】協者,和合而服也。書・微子之命》:下民祇協〔「祇」,原文作「祗」〕晉書・虞溥傳》:崇尚道素,廣開學業,讚協時雍,光揚盛化。

又,《集韻》與劦通。山海經》:惟號之山,其風若劦。通作協。

又作汁。周禮》〔註〕:卿士汁日。張衡〈西京賦〉:五緯相汁。

注解

〔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十部

〔協〕字拼音是xié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十、劦

〔協〕字造字法是會意。从劦,从十。表示众人合力耕田。本义是和睦;融洽。

〔協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ié] ⑴ 共同合作,和洽⑵ 幫助,輔助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胡頰切頁碼461頁,第21

協眾之同和也。从劦从十。

鉉注臣鉉等曰:十,眾也。

旪古文協从曰、十。

叶或从口。

附注按:「協」即「劦」之孳乳。甲骨文像三耒,表示合力並耕的意思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羊帖反頁碼1084頁,第3行,第1

叶衆之同和。從劦十聲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1084頁,第3行,第2

古文協從口、十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1084頁,第3行,第3

叶或從曰。

鍇注臣鍇曰:「音越,亦發言也。已上五字皆會意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胡頰切古音第八部頁碼2803頁,第4許惟賢1218頁,第3

叶同眾之龢也。

段注各本作眾之和同。非是。今正。同眾之和。一如同力。

从劦十。

段注十,眾也。胡頰切。八部。

古文協。从口十。

段注字見《周禮・大史》協事注。曰故書協作叶。杜子春云:叶,協也。書亦或爲協。或爲汁。《大行人》協辭命注。故書作汁辭命。鄭司農云:汁當爲叶。書或爲叶。按十口所同。亦同眾之意。

叶或从曰:

段注口曰一也。

字形解说

劦為協字的初文,甲骨文字形像三力并耕(力為耜字初文),從三力會意。字或加口字,表示以聲音齊一并耕的動作。金文或從二力二犬,或從二力三犬,仍是強調并耕的動作。篆文形變為從十、劦聲。從十,指眾多,本義仍為齊力并耕。《說文》古文從曰十,《說文》或體從口十,以口、曰強調聲音,表示以聲音齊一眾人的力量。隸書或訛變為從心、劦聲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