餴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玉篇》:甫云切,音分 —— 半蒸飯也。與饙同。《詩・大雅》:挹彼注兹,可以餴饎。【註】餴,蒸米一熟,而以水沃之,乃再蒸也。
义本作餴,《字彙》省作餴。附八畫,非。今改正。
注解
〔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下,康熙部首是食部。
〔餴〕字拼音是fē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飠、奔。
〔餴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ēn] ⑴ 蒸饭,煮米半熟用箕漉出再蒸熟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府文切頁碼第163頁,第8字續丁孫
𩞳
異體𩞑
滫飯也。从𠊊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音忽,非聲。疑𢍃字之誤。
饙
𩞑或从賁。
𩝼
異體𩝂、餴
𩞑或从𢍃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反切翻云反頁碼第408頁,第6行,第1字述
滫飯也。從食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音忽。《詩》曰:『泂酌彼行潦,挹彼注茲,可以饙饎。』水滫之也。」臣次立按:《說文》徐鉉云:「非聲,𢍃字之誤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408頁,第7行,第1字述
𩞑或從賁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408頁,第7行,第2字述
𩞑或從𢍃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府文切古音第十五、十三合音部頁碼第870頁,第2字許惟賢第386頁,第5字
脩飯也。
段注脩各本作滫。誤今依《爾雅音義》引正。脩《倉頡篇》作𩛢。脩之言溲也。《水部》曰:𣸈,𣵽汏也。飯者,人所飯也。𩞔《爾雅》作饙。《釋言》曰:饙餾稔也。孫云:蒸之曰饙。均之曰餾。郭申之云:今呼𩛢音脩。𩛢飯爲饙。饙均孰爲餾。〈詩〉《釋文》引《字書》云:饙,一蒸米也。劉熙云:饙,分也。眾粒各自分也。按《大雅》。泂酌行潦。挹彼注茲。可以𩚰饎。箋云:酌取行潦。投大器之中。又挹之注之於此小器。而可以沃酒食之餴者。以有忠信之德,齊絜之誠以薦之故也。此謂以水𣸈熱飯。古語云𩛢飯。
从𠊊。聲。
段注从𠦄聲。賁𢍃亦从𠦄聲。十五部與十三部合音也。府文切。
𩞑或从賁。
段注賁聲也。
𩞑或从𢍃。
段注𢍃聲也。今詩字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