𣟳
木部21画左右结构U+237F3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似宣切;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:旬宣切,𡘋音旋。《說文》引《爾雅》𣟳味棯棗,《爾雅》本作還,加木同。
又,《集韻》:縈絹切,音䬼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𣟳〕字拼音是xu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還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似沿切頁碼第183頁,第25字續丁孫
𣟳
異體𣟳
𣟳味,稔棗。从木𨘣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邪㳂反頁碼第455頁,第5行,第1字述
𣟳味,稔棗。從木還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注:「還味,短味也。」《爾雅》不從木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似沿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985頁,第4字許惟賢第435頁,第1字
𣟳味,
段注逗。
稔棗也。
段注《釋木》。還味,棯棗。《釋文》云:還,《字林》作𣟳。不言出《說文》。疑或取《字林》增此。
從木。還聲。
段注似沿切。十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