諉
国语辞典解释
諉诿
wěi详细解释
动
1.连累。
《汉书 · 卷六七 · 胡建传》:“执事不诿上,臣谨以斩,昧死以闻。”《新唐书 · 卷一六七 · 王播传》:“训败,起素长厚,人不以训诿之,止罢其判。”
2.推卸、推托。
《汉书 · 卷四八 · 贾谊传》:“然尚有可诿者,曰疏,臣请试言其亲者。”《新唐书 · 卷一二四 · 姚崇传》:“杀虫救人,祸归于崇,不以诿公也!”
推诿、大丈夫做事,决不诿卸别人。
外语翻译
- pass buck, lay blame on others
- drücken
- esquiver, éviter, donner des excuses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女恚切,音㨅。《說文》:纍也。諈諉,見上諈字註。《前漢・胡建傳》:執事不諉上。【師古註】累也。言執事者當見法卽行,不可以事累於上也。《唐書・岑羲傳》:羲誠材,何諉之拘。【音義】累也。
义又,託也。《前漢・賈誼傳》:尚有可諉者。蔡謨曰:諉,託也。《正韻牋》:諉,猶委也。言尚可他委。後人因借爲推諉,諉謝字用。
又,《集韻》:邕危切,音逶。《爾雅》:諈諉,累也。謝嶠讀。
又,《集韻》:弋睡切,音瓗。又,而睡切,音汭 —— 義𡘋同。
注解
〔諉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。
〔諉〕字拼音是wě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委。
〔諉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wěi] ⑴ 见“诿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女恚切頁碼第71頁,第15字續丁孫
諉
纍也。从言委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本作「諈諉也」,注云:「舊作絫(纍)也,今依全書通例正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五反切女至反頁碼第201頁,第1行,第1字述
累也。從言委聲。
鍇注臣鍇按:漢胡建擅誅監軍,從史云「執事不諉上」是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女恚切古音第十六~十七部頁碼第373頁,第1字許惟賢第168頁,第1字
諈諉也。
段注舊作絫也。今依全書通例正。
从言。委聲。
段注女恚切。音在十六十七部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