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
意思解释
收
shōu基本解释
①接到,接受。~发。~信。~支。~讫。~益。
②藏或放置妥当。这是重要东西,要~好了。
③割断成熟的农作物。~割。~成。麦~。
④招回。~兵。~港。
⑤聚,合拢。~容。~理。~集。
⑥结束。~尾。~煞。~盘。
⑦逮捕,拘押。~捕。~监。~押。~审。
⑧约束,控制(感情或行动)~束。~心。~伏(亦作“收服”)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攴( pū ),收( jiū )声。
2.同本义。
收,捕也。 女反收之。 单于壮其节,朝夕遣人候问 武,而收系张胜。 一时收禽,上下肃然,称为政理。
收领(捉拿);收系(逮捕下狱);收付(拘捕罪犯,交付办案);收考(拘捕考问);收夷(捕杀);收劾(拘捕弹劾);收案(拘捕案问);收掩(收捕);收执(捉拿);收禁(拘押监禁);收领(拘禁)
arrest;
3.收拾;收取。
收,取也。 收以奔褒。 勤者有事则收之。 责毕收乎?来何疾也! 必死是间,余收尔骨焉。 古来白骨无人收。
收发报;收信;收什(收拾);收局(收拾局面);收捉(方言。收拾;修建);收略(收拾;安排);收解(当铺收进的抵押品)
receive; accept; accomodate;
4.聚集;收集。
收,敛也。 我其收之。 既蜡而收。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。
收括(聚集;约束);收藉(聚集;收集)
gather; collect;
5.收容;接受。
仲尼七十说,历聘莫见收。 收孤寡,补贫穷。
收小的(接生);收管(接收囚犯后签的回执)
take in; admit into;
6.收获;收割。
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。 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
收田(收割农田的作物)
harvest; reap;
7.使中断、停顿或终止。
曲终收拨当心画,四弦一声如裂帛。
收功(止息功能);收泪;收科(收场;圆场);收逢(收场;罢休);收煞(收场;结局);收成结果(送上死路);收驩(停止作乐);收声(止声;销声);收计(关闭清点)
stop;
8.征收。
收租税。 其收田租亩四升。 收取其钱得数百万。
收租;收税
collect; levy taxes;
9.收回;收缴。
收天下之兵,聚之咸阳,销锋镝,铸以为金人十二。
收掌(科举考试的办事人员。外收掌负责收卷;内收掌负责把试卷分给各房房官)
get back;
10.收藏;保存。
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,函封之。
store;
11.占取。
秦将 王翦破 赵,虏 赵王,尽收其地。
control;
12.收回;收复。
攻大泽乡,收而攻 蕲。 剑外忽传收蓟北,初闻涕泪满衣裳。
recapture;
名词
1.收获;收成。
其能耕者不过百,百亩之收不过百担。
丰收;欠收;颗粒无收
harvest; crop;
2.收藏品。
燕、 赵之收藏。
collections;
3.收入 。
收支
money received; receipts; income;
4.车箱底部四面的横木,即车轸。
log;
5.夏代冠名。
帝尧者…黄收纯衣,彤车乘白马。
crown;
国语辞典解释
收
shōu详细解释
动
1.拘押、捉拿。
收押禁见、收捕罪犯、收妖降奸。
2.收回、取回。
收复、资源回收、鸣金收兵。
3.获得、索取。
收入、收支、征收税款。
4.接到、接受。
收信、签收、验收、查收、接收。
5.割取成熟的农作物。
秋收冬藏、收割稻子。
6.保存储藏。
收藏、这张字画,要小心收好!
7.聚敛、缩合。
收敛、收缩、把伞收起来,摆到门外。、疮伤已经收口儿了。
8.容纳、接纳。
收容、收留、这本诗集收了他的诗。
9.整饬、整理。
收拾行李、院子的杂物,赶快收一收,客人快来了。
10.埋葬。
《左传 · 僖公三十二年》:“必死是间,余收尔骨焉。”
收埋尸体。
11.购买。
大肆收购一番。、专收便宜货。
12.结束、停止。
收工、收摊、收假。
13.控制、约束。
收不住脚、收心不想。
两岸词典解释
收
shōu详细解释
1.聚集;保存。
收集、收购、收藏、把钱收好。
2.接受;容纳。
收信、收容、收留、收徒弟。
3.获得(利益)。
收入、收支平衡、名利双收。
4.取回;取得。
收回、收报费。
5.收割(农作物)。
收成、秋收、丰收、收获。
6.召回。
收兵。
7.整理;清理。
收拾、把东西收一收。
8.保存储藏。
收藏、这幅名贵字画要小心收好!。
9.控制;管束。
收心、个性要懂得收敛。
10.缩合。
收缩、收伞。
11.完毕;停止。
收工、收假、收手、收摊。
12.拘捕;囚禁。
收押、收捕。
13.姓。
外语翻译
- gather together, collect; harvest
- annehmen, entgegenehmen (V)
- recevoir, rassembler, recueillir, récolter, terminer, cesser, revenu, récolt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㧃
《唐韻》:式周切;《集韻》:尸周切,𡘋音荍。《說文》:捕也。《五經文字》作収,訛。《詩・大雅》:此宜無罪,女反收之。【傳】收,拘收也。
义又,《詩・周頌》:我其收之。【傳】收,聚也。
义又,《禮・玉藻》:有事則收之。【疏】當有事之時,則收斂之。
义又,《左傳・襄二十七年》:何以恤我,我其收之。【註】收,取也。
义又,《戰國策》:秦可以少割而收害也。【註】收,猶息也。
义又,《博雅》:收,振也。《中庸》:振河海而不洩。【朱傳】振,收也。
义又,車軫也。《詩・秦風》:小戎俴收。【傳】收,軫也。
义又,夏冠名。《儀禮・士冠禮》:周弁,殷冔,夏收。【註】收,言所以收斂髮也。
义又,神名。《禮・月令》:其神蓐收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舒救切,音狩 —— 獲多也。《禮・月令》:農事備收。【釋文】收,如字;又,守又反。
又,《易・井卦》:井收勿幕。【疏】凡物可收成者,則謂之收。朱子《本義》:收,汲取也。詩救反,又如字。
注解
〔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攴部。
〔收〕字拼音是shō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丩、攵,五行属水。
〔收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ōu] ⑴ 接到,接受⑵ 藏或放置妥当⑶ 割断成熟的农作物⑷ 招回⑸ 聚,合拢⑹ 结束⑺ 逮捕,拘押⑻ 约束,控制(感情或行动)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式州切頁碼第98頁,第28字續丁孫
收
捕也。从攴𠃚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申邱反頁碼第263頁,第4行,第2字述
捕也。從攴丩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式州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499頁,第2字許惟賢第223頁,第14字
捕也。
段注《手部》曰:捕,取也。
从攴。丩聲。
段注式州切。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