嶏
山部15画半包围结构U+5D8F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滂佩切,音配。《說文》:崩聲。《集韻》:石隕聲。
又,《玉篇》:皮鄙切,音嚭 —— 毀也。或作𡉏㊟〔字當從己作「圮」。參頁0152「𡉏」字並「圯」字〕。
又,《廣韻》:敷勿切,音拂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山部。
〔嶏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pǐ、pèi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屵、配。
〔嶏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ǐ] ⑴ 古同“圮”,毁。㈡ [pèi] ⑴ 山崩的声音。⑵ 石陨落的声音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蒲沒切頁碼第308頁,第5字續丁孫
嶏
崩聲。从屵配聲。讀若費。
附注徐鍇繫傳作「崩也」。段玉裁注:「按:此葢即𡺮之或體耳。《玉篇》有𡺮無嶏可證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八反切步咄反頁碼第765頁,第5行,第2字述
崩也。從屵配聲。讀若費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蒲𣳚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767頁,第1字許惟賢第773頁,第4字
𡹔聲。从屵。配聲。讀若費。
段注蒲𣳚切。十五部。按此葢卽𡺮之或體耳。《玉篇》有𡺮無嶏,可證。《廣韵》𠊓佩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