伥
意思解释
伥倀
chāng基本解释
①〔~~〕迷茫不知所措的样子。
②古代传说中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助虎伤人。~鬼。为虎作~(喻帮恶人作恶)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人,长声。本义:狂。
2.同本义。
伥,狂也。俗字作猖。 何桀纠之昌披兮。(以昌为之。) 号为“伥子”。
madness; mania;
3.迷信传说中的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的鬼,这种鬼引导老虎咬别的人 。
为虎作伥。
traditional ghost who was devoured by tiger;
4.旧指为盗贼察情探路的人。也指助纣为虐的恶人。
其为响马贼之伥无疑。
spy;
动词
◎无所适从。又称伥伥 人无法则伥伥然。——《荀子·修身》
not know what course to take;
外语翻译
- ghost of one devoured by tiger
- (selon la légende, homme devenu démon après avoir été dévoré par un tigre et l'aidant à s'attaquer aux autres hommes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褚羊切,音䓪。《說文》:狂也。一曰仆也。又,狂行不知所如也。《禮・仲尼燕居》:瞽者無相,倀倀乎其何之㊟〔「瞽者無相,倀倀乎其何之」,原文作「瞽之無相與,倀倀乎其何之」〕。
义又,倀鬼,虎齧人,人死,魂不敢他適,輒隷事虎,名曰倀。《聽雨記談》:人遇虎,衣帶自解,皆別寘於地。虎見人躶,而後食之,皆倀所爲。倀可謂鬼之愚者也。
又,《集韻》:仲良切,音長 —— 義同。
又,除庚切,音棖 —— 獨立貌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豬孟切,音趟。《廣韻》:萌倀,失道也。《集韻》:倀,疎率也。
注解
〔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倀〕字拼音是chā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長。
〔倀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āng] ⑴ 见“伥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楮羊切頁碼第263頁,第14字續丁孫
倀
狂也。从人長聲。一曰仆也。
附注段玉裁改「什」作「仆」。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倀,俗字作猖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五反切禇良反頁碼第677頁,第1行,第2字述
狂也。從人長聲。一曰仆也。
鍇注臣鍇曰:「狂妄也。《韓詩外傳》曰『老而不學者,如無燭而夜行,倀倀然』是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楮羊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1510頁,第3字許惟賢第663頁,第3字
𤝵也。
段注𤝵者,狾犬也。假借爲人狂之偁。《仲尼燕居》曰:譬猶瞽之無相。倀倀乎其何之。《廣韵》四十三映曰:朚倀,失道皃。
从人。長聲。
段注楮羊切。十部。
一曰仆也。
段注仆葉抄本作什。俟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