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絹的意思解释

糹部13画左右结构U+7D79

糹部

13画

7画

左右结构

XKEG

VFRB

ZJQ

26927

U+7D79

5544442512511 撇折、撇折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折钩、横、横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juàn

基本解释

见“绢”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juàn

详细解释

1.质薄而坚韧的生丝织品。

《玉篇 · 糸部》:“绢,生缯也。”唐 · 白居易《秦中吟 · 重赋》:“织绢未成匹,缲丝未盈斤。”宋 · 戴复古《织妇叹》:“春蚕成丝复成绢,养得夏蚕重剥茧。”

2.方形小巾。

手绢。

悬绑、缚系。

《后汉书 · 卷六〇 · 马融传》:“绢猑蹄,𫓩特肩。”唐 · 章怀太子 · 注:“绢,系也,与罥通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juàn

详细解释

一种以生丝织成、薄而坚韧的丝织品。

绢花、绢巾、手绢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kind of thick stiff silk
  • locker gewobene Seide
  • étoffe légère de soie, lustrin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 )

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吉掾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規掾切,𡘋音狷。說文》:繒如麥䅌。博雅》:繁繐鮮支,縠絹也。釋名》:絹,䋌也,其絲䋌厚而疏也。廣韻》:縑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古泫切,音犬 —— 罥,或作絹。周禮・秋官・冥氏》〔註〕:弧張罿罦之屬,所以扃絹禽獸。又,〈翨氏〉〔註〕:置其所食之物于絹中,鳥來下,則掎其足。

又,《集韻》:熒絹切,音炫 —— 射侯綱紐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 )

《博雅》繁繐鮮支縠絹也。

謹照原文繁改䋷。繐改𦇎。

注解

〔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絹〕字拼音是ju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肙

〔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uàn] ⑴ 见“绢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吉掾切頁碼434頁,第18

絹繒如麥䅌。从糸肙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吉掾切頁碼1031頁,第3行,第2

絹繒如麥䅌。從糸肙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吉掾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596頁,第1許惟賢1130頁,第1

絹繒如麥䅌色。

段注色字今補。色譌也,而俗刪之耳。自絹至綟卄三篆皆言繒帛之色。而此色字先之。《聲類》溷縳絹爲一字。由不考其義之殊也。䅌者,麥莖也。繒色如麥莖靑色也。《射雉賦》曰:麥漸漸以擢芒。又曰:闚䦓𧆇葉。《四月》時也。繒色似之曰絹。漢人叚爲𦍆字。

从糸。肙聲。

段注吉掾切。十四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