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趡的意思解释

走部15画半包围结构U+8DA1

走部

15画

8画

半包围结构

FHWY

GOOG

BONI

40801

U+8DA1

121213432411121 横、竖、横、竖、横、撇、捺、撇、竖、点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cuǐ

基本解释

奔跑:“蔑蒙踊跃,腾而狂~。”

中国春秋时鲁国地名,在今山东省泗水县和邹城市之间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place
  • Ortsname (S)
  • (ancien lieu du Shandong)​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中 部首:走部 )

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千水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取水切,𡘋音踓。說文》:動也。

又,地名。左傳・桓十七年》:公會邾儀父,盟于趡。【註】趡,魯地。

又,《廣韻》:以水切;《集韻》:愈水切,𡘋音唯 —— 走貌。與踓同。史記・司馬相如傳》:蔑蒙踊躍,騰而狂趡。【註】趡,走貌。

注解

〔趡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走部

〔趡〕字拼音是cuǐ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走、隹

〔趡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uǐ] ⑴ 奔跑:“蔑蒙踊跃,腾而狂~。”⑵ 中国春秋时鲁国地名,在今山东省泗水县和邹城市之间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上反切千水切頁碼49頁,第7

趡動也。从𧺆隹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盟于趡。」趡,地名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三反切取誄反頁碼144頁,第2行,第1

趡動也。從走佳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盟於趡。」趡,地名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二上反切千水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63頁,第2許惟賢117頁,第1

趡動也。

段注楊雄《河東賦》曰:神騰鬼趡。師古子𥬇𥬇二反。按《說文》有趡無趭。《廣雅・釋室》。騰趭犇也。曹音子肖。今疑趭恐誤字。子肖恐誤音耳。然《大人賦》曰:騰而狂趭。師古音醮。《吳都賦》。狂趭獷猤。李子召反。則古非無趭字矣。

从走。隹聲。

段注千水切。十五部。

《春秋傳》曰:盟于趡。

段注見桓十七年。陸翠軌反。

趡地名。

段注此三字後人增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