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
意思解释
超
chāo基本解释
①越过,高出。~越。高~。~出。~额。~龄。~等。~载。~重。~支。
②跳上,跨过:“挟泰山以~北海”。
③在一定范围以外。~自然。~音速。~导现象。
④遥远。~遥。~忽。
⑤怅惘的样子:“武侯~然不对”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走,召声。本义:跃上;跳过,跃过。
2.同本义。
超,跳也。 超乘者五百乘。 超回志度。 超五岭兮嵯峨。 方投石超距。 挟泰山以超 北海。
超乘(跃登战车);超足(腾跃);超步(跨登;迈步);超次(超越等级升迁)
jump into; jump over;
3.提拔;擢升。
故莫敢超等逾官。
超拜(越级升授官职);超阶(指超级擢升的官职)
promote;
4.超过;胜过。
超五帝侔三王者,必此法也。
每亩超千斤;超俗(超越凡俗;出众)
surpass; exceed;
形容词
1.超脱,超凡。
虽有荣观燕处超然。
超逸(超然脱俗,俊逸高雅)
detached;
2.美妙,高超 。
超妙(高超美妙)
superb;
3.远;遥远。
平原忽兮路超远。
超然(遥远的样子)
distant;
4.惆怅,若有所失。
武侯超然不对。 于是二子愀然改容,超若自失,逡巡避席。
超忽(迷惘,怅然自失)
distracted;
越南字释义
超
◎同“𠾸”。
国语辞典解释
超
chāo详细解释
动
1.跳上。
《说文解字 · 走部》:“超,跳也。”《左传 · 昭公元年》:“子南戎服入,左右射,超乘而出。”
2.越过。
《孟子 · 梁惠王上》:“挟太山以超北海。”
超越巅峰。
3.高出、多出。
《韩非子 · 五蠹》:“超五帝,侔三王者,必此法也。”《后汉书 · 卷二八上 · 冯衍传》:“显忠贞之节,立超世之功。”
4.救度。
超度亡魂。
形
◎遥远。
《楚辞 · 屈原 · 九歌 · 国殇》:“出不入兮往不反,平原忽兮路超远。”
两岸词典解释
超
chāo详细解释
1.超过;胜过。
超车、超级。
2.越过(某种限度)。
超龄、超期、超额。
3.比一般标准高(或低)的。
超音速、超低空、超饱和。
4.不受某种约束;在某种范围之外。
超俗、超现实、超自然。
5.姓。
外语翻译
- jump over, leap over; surpass
- überbieten, überschreiten (V), über-
- dépasser, devancer (préfixe) sur-, super-, ultra-, extra-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敕宵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癡宵切,𡘋音怊。《說文》:跳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超,遠也。《博雅》:渡也。《釋名》:超,卓也 —— 舉脚有所卓越也。《玉篇》:出前也。《左傳・僖三十三年》:超乗者三百乗。《孟子》:挾太山以超北海。《楚辭・卜居》:寧超然高舉以保眞乎。
义又,姓。《廣韻》:漢有太僕超喜。
又,《集韻》:丑小切 —— 輕走貌。
又,《集韻》:他弔切,音糶 —— 趒,或作超,越也。
又,《韻補》叶抽廟切。陸雲〈陸丞相誄〉:光被既淳,逸軌爰超;宏綱包荒,景靈握耀。
注解
〔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走部。
〔超〕字拼音是chāo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走、召,五行属金。
〔超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走,召声。本义是跃上;跳过,跃过。
〔超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āo] ⑴ 越过,高出⑵ 跳上,跨过:“挟泰山以~北海”。⑶ 在一定范围以外⑷ 遥远⑸ 怅惘的样子:“武侯~然不对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敕宵切頁碼第47頁,第4字續丁孫
超
跳也。从𧺆召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恥朝反頁碼第139頁,第4行,第1字述
跳也。從走召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漢書》:「甘延、夀超踰羽林亭樓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敕宵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252頁,第1字許惟賢第112頁,第1字
跳也。
段注跳一曰躍也。躍,迅也。迅,疾也。然則超與趣同義。
从走。召聲。
段注敕宵切。二部。
白话解释
超,跳跃。字形采用“走”作边旁,采用“召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《說文‧走部》:「超,跳也。从走、召聲。」從走,在古代漢語是「疾行、跑步」的意思,表示疾速躍過的意思;從召,表示音讀,是不示義的聲符,本義是跳躍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