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尢的意思解释

尢部3画独体字U+5C22

尢部

3画

DNV

KU

GRAA

40012

1428

6244

U+5C22

135 横、撇、竖弯钩

𡯁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yóu

基本解释

同“尤”。《正字通•亢部》:“尢,尤本字。”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姓。“尤”的古体。

2.另见 wāng。

基本解释

同“𡯁”。跛。《玉篇•尢部》:“尢,跛,曲脛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1.尪的本字。

2.另见 yóu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脚跛。

《玉篇 · 尢部》:“尢,跛、曲胫也。”

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跛脚。

2.姓。

3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weak; KangXi radical 43
  • lahm (Adv)​, schwach (Adv)
  • boiteux, 43e radical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上 部首:尢部 )

《正字通》:尤本字。說文》尤在乙部,異也。从乙,又聲。

注解

〔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上,康熙部首是尢部

〔尢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yóu、wāng,独体字,可拆字为一、󰉼、!、𠂇、乚,五行属

〔尢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óu] ⑴ 同“尤”。《正字通•亢部》:“尢,尤本字。” [wāng] ⑴ 同“𡯁”。跛。《玉篇•尢部》:“尢,跛,曲脛也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下反切烏光切頁碼344頁,第8

𡯁

異體𡯂、尣、尢

𡯁𤿑,曲脛也。从大,象偏曲之形。凡尣之屬皆从尣。

𡯪

異體𡯭𡯲

𡯪古文从𡉚

附注段玉裁注:「𡯁者,古文象形字;𡯪者,小篆形聲字。」徐灝注箋:「𡯁,从大而屈其一足,當為會意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反切烏光反頁碼838頁,第5行,第1

𡯪跛,曲脛也。從大,象偏曲之形。凡尣之屬,皆從尣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尣,一足跛曲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838頁,第6行,第1

古文從𡉚

鍇注臣鍇曰:「《春秋左傳》:『焚巫𡯪。』𡉚音皇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下反切烏光切古音第十部頁碼1977頁,第2許惟賢864頁,第4

𡯪㝿也。

段注各本少也字。遂不可讀。今補。㝿者,蹇也。尢本曲脛之偁。引申之爲曲脊之偁。故《人部》僂下曰:𡯭也。

曲脛人也。

段注人字依《九經字㨾》補。𤿑者多由曲脛。故言此爲下象偏曲張本。

从大。象偏曲之形。

段注謂从大而象一脛偏曲之形也。烏光切。十部。

凡尢之屬皆从尢。

篆文从㞷。

段注篆文各本作古文。今正。尢者,古文象形字。𡯪者,小篆形聲字。此亦古文二,篆文丄之例。必取古文爲部首者,以其屬皆从古文也。尪見《左傳》。《檀弓》鄭注釋爲面鄉天。或云短小曰尪。本从㞷聲。省作尪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