𡰖
尢部16画半包围结构U+21C16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都兮切;《集韻》:都黎切,𡘋音低。《說文》:㝿不能行爲人所引曰𡰖𡰡。
又,《廣韻》:杜奚切;《集韻》:田黎切,𡘋音提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𡰖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上,康熙部首是尢部。
〔𡰖〕字拼音是dī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尢、爫、是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都兮切頁碼第344頁,第17字續丁孫
𡰖
𤿑不能行,爲人所引,曰𡰖𡰡。从尣从爪,是聲。
附注邵瑛羣經正字:「此為提㩦本字,今經典作提攜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的齊反頁碼第839頁,第2行,第2字述
㝿不能行,爲人所引曰𡰖𡰢。從尣、爪,是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詩》曰:『言提其耳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都兮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1979頁,第3字許惟賢第865頁,第6字
㝿不能行。爲人所引曰𡰖𡰢。
段注曡韵字也。與提攜義相近。
从尢。从爪。
段注覆手曰爪。
是聲。
段注都兮切。十六部。《玉篇》作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