鞙
国语辞典解释
鞙
juān详细解释
名
◎牛车上悬绑车轭的皮带。
《说文解字 · 革部》:“鞙,大车缚轭靼。”
动
◎悬挂。
晋 · 成公绥《蜘蛛赋》:“挂翼绕足,鞙丝置围。”唐 · 元稹《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》:“当心鞙铜鼓,背弝射桑弧。”
形
◎佩带玉饰的样子。
《诗经 · 小雅 · 大东》:“鞙鞙佩璲,不以其长。”
两岸词典解释
外语翻译
- fin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戸畎切,音泫。《說文》:大車縛軛靻也。
义又,《廣韻》:䪎鞙,刀鞘也。
义又,《詩・小雅》:鞙鞙佩璲。【傳】鞙鞙,玉貌。【釋文】瑚畎反 —— 或作琄。《集韻》亦作䩙。
又,《集韻》:葵兗切,音蜎 —— 大車縛軛靻。
又,《廣韻》:古懸切;《集韻》:圭懸切,𡘋音涓。《廣韻》:鞙,馬尾也。《集韻》:馬勒。
又,《集韻》:火懸切,音鋗 —— 義同。
考證
音泫。《說文》大車縛軛靻也。
謹照原文軛靻改軛靼。
《集韻》音蜎。大車縛軛靻。
謹照原文軛靻改軛靼。
注解
〔鞙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革部。
〔鞙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xuān、ju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革、肙。
〔鞙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uān] ⑴ 〔~~〕古同“琄琄”,佩玉的样子。⑵ 大车上绑轭的皮条。㈡ [juān] ⑴ 有嚼口的马络头。⑵ 马尾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狂沇切頁碼第85頁,第7字續丁孫
鞙
大車縛軛靼。从革肙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徼犬反頁碼第234頁,第7行,第2字述
大車縛軶靼。從革肙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釋名》曰:「鞙縣(音玄)也,從以縣縛軶也。作𩉥字非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狂沇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438頁,第1字許惟賢第197頁,第11字
大車縛軛靼。
段注大車,牛車也。縛軛者。苞注《論語》云:輗者,轅端橫木以縛枙者也。皇曰:古作牛車。先取一橫木縛著兩轅頭。又別取曲木爲枙縛著橫木。以駕牛脰也。然則軛縛於橫木。橫木縛於轅。縛於轅者輗也。軛縛於輗用靼。鞙亦作𩉥。《釋名》。𩉥,縣也。所以縣縛軛也。
从革。肙聲。
段注狂沇切。十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