騾
两岸词典解释
騾骡
luó详细解释
◎哺乳动物名。由驴与马交配所生的杂种。公驴与母马生的称马骡,公马与母驴生的称驴骡。寿命长,但无生殖能力。外型介于驴、马之间,耳长,颈短,蹄小,毛多呈棕褐色或黑色。体型结实,四肢强健。耐力及抗病力皆强,可负重行远,北方多用作力畜。
外语翻译
- mule
- Maultier ( 骡 子 分 为马骡 和 驴骡, 由 公 驴 和 母 马 所生 称为马骡, 反 过来则称为驴骡) (S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落戈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盧戈切,𡘋音摞。《廣韻》:騾馬也。《正韻》同「驘」。《呂氏春秋》:趙𥳑子臣陽城渠胥有疾,醫云:得白騾肝則生,不得則死。𥳑子殺所愛白騾,取肝與之。《神仙別傳》:李少君死後,有人見之在河東蒲阪,乗靑騾。帝聞之,發棺,皆無所有矣。李賀詩:少君騎海上,人見是靑騾。
注解
〔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馬部。
〔騾〕字拼音是luó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馬、累。
〔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uó] ⑴ 〔~子〕哺乳動物,是由驢和馬交配而生的,挽力大而能持久,多作挽、馱用,一般無生殖能力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洛戈切頁碼第325頁,第10字續丁孫
𩦻
異體驘
驢父馬母。从馬𦟀聲。
𩧣
異體䯁、騾
或从羸。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驘,俗字作騾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九反切魯戈反頁碼第800頁,第2行,第2字述
驢父馬母。從馬,羸省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800頁,第3行,第1字述
或不省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洛戈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1873頁,第5字許惟賢第819頁,第2字
驢父馬母者也。
段注者字今補。崔豹曰:驢爲牡。馬爲牝。卽生騾。馬爲牡。驢爲牝。生駏驉。《抱朴子》曰:世不信騾乃驢馬所生。云各自有種。況乎仙者難知之事哉。
从馬。𦟀聲。
段注洛戈切。十七部。今字作騾。
或从羸。
段注羸亦𦝠聲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