𦟀
⺼部14画上下结构U+267C0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魯果切,音臝。《說文》:獸名。象形。《正譌》:象形。獸之淺毛者,若虎、豹、貔、象之屬。《正字通》:按,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厚脣、弇口、出目、短耳、大胷、燿後、大體、短脰,若是者謂之𦝠屬。𦝠卽臝之省。
又,《集韻》:盧戈切,音騾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𦝠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𦝠〕字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吂、⺼、。
〔𦝠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uó] ⑴ 同“驘(騾)”。《説文•肉部》:“𦝠,或曰嘼名。象形。” 段玉裁注:“𦝠為驘之古字,與驢驘皆可畜於家,則謂之畜宜也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郞果切頁碼第133頁,第27字續丁孫
𮌩
異體𦟀、𦝠、𣎆
或曰:嘼名,象形。闕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𦝠為驘之古字,與驢驘皆可畜於家,則謂之畜宜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魯坐反頁碼第346頁,第4行,第1字述
或曰嘼名。象形。闕。
鍇注臣鍇曰:「從肉,此外許氏闕義也。羸嬴從此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郞果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706頁,第2字許惟賢第314頁,第11字
或曰嘼名。
段注或曰,不定之䛐。云嘼名,葢𦟀爲驘之古字。與驢驘皆可畜於家。則謂之畜宜也。
象形。闕。
段注象形二字淺人所増。闕謂闕其形也。其義則畜名。其音則以𦟀聲之字定之。其形則從肉以外不能强爲之說也。郞果切。十七部。一說或曰嘼名四字,亦後人所増。義形皆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