鋊
金部15画左右结构U+92CA
外语翻译
- a poker; brass filings; to fil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余足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兪玉切,𡘋音欲。《說文》:可以鉤鼎及鑪炭。从金,谷聲。《廣韻》:炭鉤也。
又,《說文》:一曰銅屑。《前漢・食貨志》:姦或盜摩錢質,以取鋊。【註】臣瓚曰:鋊,銅屑也。摩錢漫面,以取其屑,更以鑄錢。師古曰:鋊,音浴。又,南宋孔覬〈鑄錢議〉:五銖錢,周郭其上下,令不可磨取鋊。《五音譜》:磨礱漸銷曰鋊,今俗謂磨光曰磨鋊。
又,《集韻》:餘封切,音容 —— 鉤鋊,取炭器。
注解
〔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。
〔鋊〕字拼音是y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谷。
〔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ù] ⑴ 铜屑:“今半两钱法重四铢,而奸或盗摩钱质而取~。”⑵ 器物用久渐渐磨光失去锋刃或棱⑶ 古代钩鼎耳和出炉炭的器具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余足切頁碼第465頁,第22字續丁孫
鋊
可以句鼎耳及鑪炭。从金谷聲。一曰銅㞕。讀若浴。
附注王筠句讀:「『可』當作『所』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余足反頁碼第1090頁,第4行,第2字述
可以句鼎耳及鑪炭也。從金谷聲。讀若浴。一曰銅屑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余足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818頁,第1字許惟賢第1225頁,第4字
可㠯句鼎耳及鑪炭。
段注《句讀》如鉤。鉤鼎耳舉之,鉤鑪炭出之之器也。
从金。谷聲。讀若浴。
段注余足切。三部。
一曰銅㞕。
段注《食貨志》。民盜摩錢以取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