㹁
牛部12画左右结构U+3E41
外语翻译
- generally called the animals (cattle, sheep etc.) with mixed color of white and black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:呂張切;《正韻》:龍張切,𡘋音良。《說文》:牻牛也。从牛,京聲。《廣韻》:牻牛,駁色。《說文》引《春秋傳》曰牻㹁。〇【按】今《左傳・閔二年》本作尨涼,音義與此全異,《說文》未知何據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:力讓切;《正韻》:力仗切,𡘋音諒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下,康熙部首是牛部。
〔㹁〕字拼音是liá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牜、京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呂張切頁碼第37頁,第15字續丁孫
㹁
牻牛也。从牛京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牻㹁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柳昌反頁碼第118頁,第5行,第3字述
牻牛也。從牛京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牻㹁。」
鍇注臣鍇按:《春秋左傳》曰:「牻㹁冬殺。」然尨駮,雜之稱也,涼亦寒熱相半,不純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呂張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202頁,第3字許惟賢第89頁,第9字
牻牛也。从牛。京聲。
段注呂張切。十部。
《春秋傳》曰牻㹁。
段注閔二年傳。本作尨涼。葢許引之證此二字所以從尨從京也。京者,涼之省也。牻㹁同義,如尨涼一理相似。傳寫誤爲《春秋傳》曰牻㹁。殊不可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