序
意思解释
序
xù基本解释
①次第。顺~。秩~。次~。工~。程~。~数。
②排列次第。~次。~列。
③开头的,在正式内容之前的。~言。~跋。~曲。~幕。~论。
④古代指送别赠言的文字。
⑤指季节。四~。
⑥古代地方办的学校。庠~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广,予声。从广( yǎn ),与房屋有关。本义:东西墙。
2.堂屋的东西墙。
序,东西墙也。 西序东向。 奠爵于序端。 直东序。 宾升,立于序内,东方。 皆馔于西序下。 东西墙谓之序。 若陈衣于序东。
east-west wall of a hall;
3.正屋两侧东西厢房。
西厢踟蹰以闲宴,东序重深而奥秘。
wing;
4.古代学校的别名。
春秋以礼会民,而射于州序。
序室(古代幼童读书处)
locally-run school in ancient times;
5.次第,次序。
言有序。 与四时合其序。 内官序当其夜。 日月忽其不淹兮,春与秋其代序。 长幼有序。 雁行有序。
工序;次序;岁序;词序;语序;序秩(官序);序成(第等,次序)
order; sequence;
6.特指官吏等级系列中的位次。
卿大夫以序守之。
precedence;
7.教育。
神理共契,政序相参。
education;
8.季节。
回忆海棠结社,序属清秋。
season;
9.序言。
序以建言,首引情本。 丐序于予。
preface;
10.又。
予为斯序。
序跋;序引(序和引);代序;自序;序文。
11.功业。
继序思不忘。
exploits;
12.头绪。
楚王梦亦有其序。
inkling;
动词
1.依次序排列。
序宾以贤。 序八州而朝同列。(古时天下分九州,秦原居雍州,六国分居八州。)
序齿排班(序齿);序位(安排位次);序立(按品级站立)
order;
2.叙述,叙说。
彼此序了几句闲话。
序齿录(记载有关个人家事生平姻亲及其他情况的册籍)
narrate;
3.引出。
病身属恨管,暮景序悉端。
draw forth;
4.草拟。
县里正在序稿。
序稿(草拟文稿)
draft;
5.给……作序 [writing a preface for …]。
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。
6.按功升官。
崇德序功。
assess;
国语辞典解释
序
xù详细解释
名
1.厅堂的东西墙。
《说文解字 · 广部》:“序,东西墙也。”《仪礼 · 士冠礼》:“主人玄端爵𫖒,立于阼阶下,直东序西面。”
2.古代的学校名称。
《孟子 · 梁惠王上》:“谨庠序之教,申之以孝悌之义。”
乡序。
3.排列的次第。
《仪礼 · 乡饮酒礼》:“众宾序升,即席。”《隋书 · 卷十三 · 音乐志上 · 序》:“乐失其序,则亲疏乱。”
顺序、次序。
4.文体名:(1)通常放在正文前,概说、评述作品内容。南朝梁 · 刘勰《文心雕龙 · 诠赋》:“序以建言,首引情本。”(2)通常临别赠言的文章称为“序”,创始于唐。如韩愈有《送孟东野序》、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等。唐 · 韩愈《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》:“闻其归,皆相勉为诗以推大之,而属余为序。”
5.季节。
《文选 · 江淹 · 杂体诗 · 谢仆射》:“凄凄节序高,寥寥心悟永。”《红楼梦 · 第八十七回》:“(永)回忆海棠结社,序属清秋。”
形
◎开头的。
序曲、序幕。
两岸词典解释
序
xù详细解释
1.排列的次第。
次序、顺序、秩序、井然有序。
2.排在开头,用来引入正式内容。
序幕、序曲、序言。
3.文体名:
4.(1)放于正文前,用来说明全书要旨。也作“敘”。
序文、自序。
5.(2)《书》临别赠言的文章。如唐朝韩愈《送孟东野序》、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。
6.《书》排列次序。
序齿、序爵。
7.《书》古代正房两侧的厢房或墙。
东序、西序。
8.《书》古代的学校名称。
乡序、庠序。
9.姓。
外语翻译
- series, serial order, sequence
- Einleitung; Vorwort (S, Lit)
- ordre, préfac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徐呂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象呂切,𡘋音緒。《爾雅・釋宮》:東西牆謂之序。【註】所以序別內外。【疏】此謂室前堂上東廂西廂之牆也。《集韻》或作㘧、䦽。
义又,《玉篇》:學也。《禮・王制》:夏后氏養國老于東序,養庶老于西序。【註】東序,大學,在國中王宮之東;西序,小學,在西郊。又,〈明堂位〉:夏后氏之序也。《孟子》:殷曰序。
义又,《玉篇》:長幼也。《孟子》:長幼有序。
义又,《廣雅》:次也。《詩・大雅》:序賔以賢。【箋】謂以射中多少爲次第。《周禮・春官・小宗伯》:掌四時祭祀之序事。【註】次序之時。
义又,姓。《禮・射義》:序點揚觶。【疏】序氏點名也。
义又,《韻會》:敘,通作序。《爾雅・序》〔疏〕:敘陳此經之旨。孔子作〈書序〉,子夏作〈詩序〉,故郭氏亦謂之序。
义又,與緒通。韓愈〈貞曜先生墓誌銘〉:端序則見長而愈騫。
注解
〔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广部。
〔序〕字拼音是xù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广、予,五行属金。
〔序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广,予声。从广( yǎn ),与房屋有关。本义是东西墙。
〔序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ù] ⑴ 次第⑵ 排列次第⑶ 开头的,在正式内容之前的⑷ 古代指送别赠言的文字。⑸ 指季节⑹ 古代地方办的学校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徐呂切頁碼第308頁,第23字續丁孫
序
東西牆也。从广予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八反切夕與反頁碼第767頁,第4行,第2字述
東西牆也。從广予聲。
鍇注臣鍇按:書傳所以序別内外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徐呂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773頁,第2字許惟賢第776頁,第1字
東西牆也。
段注《釋宮》曰:東西牆謂之序。按堂上以東西牆爲介。《禮經》謂階上序端之南曰序南。謂正堂近序之處曰東序,西序。古假杼爲序。尚書《大傳》。天子賁庸。諸侯疏杼。鄭注云:牆謂之庸。杼亦牆也。李善《文選注》引雒書天準聽。天球河圖在東杼。又《攵部》曰:次弟謂之敘。經傳多假序爲敘。《周禮》、《儀禮》序字注多釋爲次弟是也。又《周頌》。繼序思不忘。傳曰:序,緒也。此謂序爲緒之假借字。
从广。予聲。
段注徐呂切。五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