𨛖
阝部9画左右结构U+286D6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集韻》:苦怪切,音快。《說文》:汝南安陽鄕名。
义又,姓。《正字通》與蒯同。春秋衞世子蒯瞶,《石經》作𨛖,今从之。
注解
〔𨛖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。
〔𨛖〕字拼音是kuà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、⻏。
〔𨛖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kuài] ⑴ 古乡名。也作“蒯”。《説文•邑部》:“𨛖,汝南安陽鄉。”⑵ 姓。《正字通•邑部》:“𨛖,姓,因地為姓。《春秋》衛世子𨛖瞶,《石經》作蒯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苦怪切頁碼第212頁,第25字續丁孫
𨛖
汝南安陽鄉。从邑,𦳋省聲。
附注桂馥義證:「𦳋省聲者,當為𨛖省聲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二反切庫拜反頁碼第546頁,第7行,第1字述
汝南安陽鄉。從邑,㕟省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苦怪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198頁,第2字許惟賢第526頁,第11字
汝南安陽鄉。
段注汝南郡安陽,二志同。今河南汝寧府眞陽縣縣東故安陽城是也。有鄉名𨛖。
从邑。㕟省聲。
段注㕟宋版及小徐皆不從艸。《艸部》𦳋,《耳部》𦖥,皆㕟聲。則固有㕟字矣。苦怪切。十五部。《漢書》䣙成矦周緤。服虔音菅𦳋之𦳋。則服作𨛖成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