詿
言部13画左右结构U+8A7F
国语辞典解释
詿诖
guà详细解释
动
1.扰乱、贻误。
《说文解字 · 言部》:“诖,误也。”《史记 · 卷一〇六 · 吴王濞传》:“汉有贼臣……绝先帝功臣,进任奸宄,诖乱天下,欲危社稷。”《汉书 · 卷四 · 文帝纪》:“济北王背德反上,诖误吏民,为大逆。”
2.欺骗。
《汉书 · 卷九九 · 王莽传上》:“即有所间非,则臣莽当被诖上误朝之罪。”
外语翻译
- error, mistake; deceive, mislead
- betrügen, trügen
- tromper, dérang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古賣切,音卦。《說文》:誤也。《博雅》:欺也。《史記・吳王濞傳》:詿亂天下。《前漢・王莽傳》:臣莽當受詿上誤朝之罪。《集韻》或作𧭬。
又,《廣韻》:胡挂切;《集韻》:胡卦切,𡘋音絓 —— 與𦊱同,礙也。
又,《集韻》:古駡切,瓜去聲 —— 與𧬮同,相𧬮誤也。或作𧭑。
又,《正韻》:古畫切,乖去聲 —— 亦與𧬮同。
注解
〔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。
〔詿〕字拼音是guà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圭。
〔詿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uà] ⑴ 见“诖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古賣切頁碼第73頁,第18字續丁孫
詿
誤也。从言圭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五反切古賣反頁碼第207頁,第6行,第1字述
誤也。從言圭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挂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古賣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387頁,第7字許惟賢第174頁,第11字
誤也。
段注詿謂有所挂牽而然也。《史記・吳王濞傳》。詿亂天下。《漢書》。景帝詔曰:吳王濞爲逆。詿誤吏民。
从言。圭聲。
段注古賣切。十六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