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髭的意思解释

髟部16画上下结构U+9AED

髟部

16画

5画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DEHX

SHYMP

CHIR

72112

7568

8758

U+9AED

1211154333212135 横、竖、横、横、横、撇折、点、撇、撇、撇、竖、横、竖、提、撇、竖弯钩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嘴上边的胡子。~须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嘴唇上边的短须。

頾,口上毛也。从须,此声。 《说文》。字亦作髭。至于灵王,生而有 《左传 · 昭公二十六年》下担捋须。 《乐府诗集 · 陌上桑》 清 · 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
髭发(口上毛叫髭,头上毛叫发)

moustache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嘴唇上边的短须。

《玉篇 · 髟部》:“髭,口上须。”五代十国南唐 · 李煜《病中感怀》诗:“夜鼎唯煎药,朝髭半染霜。”

髭须、胡髭。

毛发直竖张散的样子。参见“髭髭著”条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嘴唇上方的短须。

短髭、髭须。

2.《口》毛发直竖。

髭毛儿、看他一气之下,毛发髭髭然,怪吓人的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mustache
  • Schnurrbart (S)
  • moustache, (beauté, mine, tenue, disposition)​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上 部首:髟部 )

唐韻》:卽移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將支切,𡘋音貲。說文》本作頿,口上須也。【註】今俗別作髭,非是。釋名》:髭,姿也 —— 爲姿容之美也。

注解

〔髭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髟部

〔髭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髟、此,五行属

〔髭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ī] ⑴ 嘴上边的胡子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九上反切卽移切頁碼296頁,第3

異體

頿口上須也。从須此聲。
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別作髭,非是。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初文从大,象口上有毛;金文加『此』聲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七反切即冝反頁碼739頁,第7行,第1

頿口上須也。從須此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九上反切卽移切古音第十五、十六部頁碼1693頁,第2許惟賢742頁,第3

頿口上須也。

段注在口上,在頰亦得名須。而正名百物則曰頾,曰𩒹。《左傳》曰:至於靈王。生而有頾。是爲頾王。《釋名》曰:髭,姿也。爲姿容之美也。

从須。此聲。

段注卽移切。十五十六部。或作髭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