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
意思解释
胃
wèi基本解释
①人和脊椎动物身体里主管消化食物的器官。~脏。~液。~酸。~口(食欲,引申为兴趣、欲望。“口”读轻声)。
②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象形。据小篆字形。上象口袋形的消化器官,下为肉。本义:人和动物贮藏和消化食物的器官。
2.同本义。
疾在肠胃。 在肠胃。
重瓣胃;胃疸(中医指胃部虚热);胃气痛(方言。胃痛);胃气(中医指胃的生理功能及其精气;泛指胃病)
stomach;
3.星名 。二十八宿之一,白虎七宿的第三宿。有星3颗,即白羊座35、39、41三星。
胃维(胃星之旁)
name of a star;
外语翻译
- stomach; gizzard of fowl
- Magen (S, Med)
- estomac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于貴切;《正韻》:于畏切,𡘋音謂。《說文》:穀府也。从
义又,《韻會》:西方宿名。《禮・月令》:季春之月,日在胃。《史記・天官書》:胃爲天倉。【註】胃主倉稟,五穀之府也;明則天下和平,五穀豐稔。
义又,《集韻》本作𦝩。《禮・內則》:鴇奧、鹿胃。【釋文】胃,又作𦝩。
注解
〔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胃〕字拼音是wèi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田、⺼,五行属土。
〔胃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据小篆字形。上象口袋形的消化器官,下为肉。本义是人和动物贮藏和消化食物的器官。
〔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wèi] ⑴ 人和脊椎动物身体里主管消化食物的器官⑵ 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云貴切頁碼第129頁,第29字續丁孫
𦞅
異體胃
穀府也。从𠕎;𱕻,象形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《說文》以為字从肉,上象胃形。何琳儀《戰國古文字典》以為从肉、从𱕻(𦳊,即屎),會胃臟藏污之意,𱕻亦聲。戰國文字『𱕻』形或訛成目形、或訛成田形、囟形不等。肉形或加區別符號。秦文字『𱕻』形簡化成『田』形,為後世隸楷所本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云貴反頁碼第335頁,第1行,第1字述
穀府也。從肉、𱕻。象形。
鍇注臣鍇按:《白虎通》:脾之府,糓之委,故脾稟氣於胃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云貴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672頁,第2字許惟賢第299頁,第6字
穀府也。
段注《白虎通》曰:胃者,脾之府也。脾主稟氣。胃者,穀之委也。故脾稟氣於胃也。《素問》。脾胃者,倉廩之官。五味出焉。
从肉。𱕻象形。
段注云貴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