棧
国语辞典解释
棧栈
zhàn详细解释
名
1.圈养牲畜的栅栏。
《文选 · 颜延之 · 赭白马赋》:“岁老气殚,毙于内栈。”
马栈、牛栈。
2.在山岩上架木通行的路。
唐 · 孟郊《石淙》诗一〇首之五:“弱栈跨旋碧,危梯倚凝青。”清 · 洪升《长生殿 · 第四五出》:“万山蜀道 ,古栈岧峣。”
明修栈道,暗渡陈仓。
3.旅馆或仓库。
客栈、货栈。
4.姓。如三国时魏国有栈潜。
两岸词典解释
外语翻译
- warehouse; tavern, inn
- Herberge, Depot, Lagerhalle (S), Holzsteg, der an eine Felswand angebaut ist (S), Schutzeinzäunung, Palisade, Lattenzaum, Zaun (S), Zhan (Eig, Fam)
- entrepôt, magasin, boutiqu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仕限切;《正韻》:徂限切,𡘋輚上聲。《說文》:棚也。《廣韻》:閣也。《前漢・張良傳》:說漢王,燒絕棧道。崔浩云:險絕之處,旁鑿山巖,施版梁爲閣也。
义又,《說文》:竹木之車曰棧。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輿人爲車,棧車欲其弇,飾車欲其侈。【註】不革鞔而桼之曰棧車。〈春官・巾車〉:士乗棧車。
义又,《詩・小雅》:有棧之車,行彼周道。【疏】棧是車狀,非所乗之棧車也,庶人乗役車。
义又,柩車亦謂之棧。《儀禮・既夕》:賔奠幣于棧。
义又,姓。〈魏書〉:任城棧潛。
又,《集韻》:士免切,音俴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士諫切;《正韻》:助諫切,𡘋輚去聲 —— 木棧道也。
义又,編木曰棧。《公羊傳・哀四年》:勝國之社,奄其上,而棧其下。【傳】本作柴。《周禮・喪祝》〔鄭註〕:引作棧。
义又,馬棧,亦編木爲之。《管子・小問篇》:夷吾甞爲圉人矣,傅馬棧甚難。《莊子・馬蹄篇》:編之以皁棧。
义又,棧齴,高峻貌。張衡〈西京賦〉:棧齴巉嶮。
义又,棧香。《南方草木狀》:蜜香樹,其榦爲棧香。
义又,木名。《爾雅・釋木》:棧木,于木。【註】橿,江東呼木觡。【疏】棧木,一名于木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阻限切,音琖。《爾雅・釋樂》:大鐘謂之鏞,小鐘謂之棧。
义又,《韻會》:小橋曰棧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𡘋鋤臻切,音榛 —— 衆盛貌。《前漢・藝文志》:叢棘棧棧。
考證
《周禮・冬官考工記》輿人爲車,棧車欲其弇,飾車欲其侈。〔註〕不革鞔而桼之曰棧車。《春官・巾車》士乘棧車。
謹按輿人原文無二其字。不革鞔而桼之乃巾車註非輿人註。今謹照原文改周禮春官巾車士乘棧車,不革鞔而桼之。冬官考工記輿人爲車,棧車欲弇,飾車欲侈。
《爾雅・釋木》棧木,于木。〔註〕橿,江東呼木觡。《疏》棧木,一名于木。
謹照原文于改干。橿下增木也二字。疏下省棧木二字。于字改干字。
《爾雅・釋樂》小鐘謂之棧。
謹照原文小鐘改小者。
《前漢・藝文志》叢棘棧棧。
謹按此語不出藝文志,照原書改息夫躬傳。
注解
〔棧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棧〕字拼音是zh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戔。
〔棧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àn] ⑴ 见“栈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士限切頁碼第190頁,第23字續丁孫
棧
棚也。竹木之車曰棧。从木戔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助眼反頁碼第482頁,第5行,第1字述
棚也,竹木之車曰棧。從木戔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按《周禮》『士乗棧車』注:『棧車,不革不漆也。』《春秋左傳》:『逢丑父寢于轏中。』丑父,士也。同此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士限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1048頁,第3字許惟賢第462頁,第1字
棚也。竹木之車曰棧。
段注不言一曰者,其義同也。《小雅》傳曰:棧車,役車。箋云:棧車,輦者。許云竹木之車者,謂以竹若木散材編之爲箱,如柵然。是曰棧車。棧者上下四㫄皆偁焉。《公羊傳》云:亡國之社。掩其上而柴其下。《周禮》喪祝注作奄其上而棧其下。棧其下,謂以竹木布於地也。
從木。戔聲。
段注士限切。十四部。
白话解释
栈,简易的棚屋。竹木造的车叫“栈”。字形采用“木”作边旁,“戔”是声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