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枷的意思解释

木部9画左右结构U+67B7

木部

9画

5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SLKG 86,SEKG 98

DKSR

FYJ

46900

2666

2847

U+67B7

123453251 横、竖、撇、点、横折钩、撇、竖、横折、横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jiā

基本解释

旧时一种套在脖子上的刑具。~锁(旧时的两种刑具,喻束缚)。~号(古代刑法,将犯人上枷,写明罪状示众)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木,加声。本义:连枷。脱粒用的农具。

2.同本义(农具名)。

,加也。加杖于柄头,以过穗而出其谷也。 《释名 · 释器用》

flail;

3.刑具名 。旧时一种方形木质项圈,在东方国家使用,以套住脖子,有时还套住双手,作为惩罚。

锁。 《广韵》凡死罪而拳,流罪而梏。 《隋书 · 刑法志》

枷杻(刑具。木枷和手铐);枷梢(刑具。枷板);枷棒(枷和木杖);枷楔(上枷和楔手指的刑罚)

cangue;

4.通“架”。支持或置物的用具,衣架。

男女不杂坐,不同椸(yí,衣架) 《礼记 · 曲礼上》

clothes hanger;

动词

枷住,上枷。

天狗,緤坟羊。 马融《广成颂》

枷号(把木枷枷上,标明罪状,号令示众);枷示(上枷示众);枷杖(上枷并杖责);枷革(处于枷刑并予革职)

compel to wear a cangue;

国语辞典解释


jiā

详细解释

1.古时套在犯人脖子上的刑具。用木板制成。

枷锁、披枷带锁。

2.搁置衣物的器具。

《礼记 · 曲礼上》:“男女不杂坐,不同椸枷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jiā

详细解释

1.古时套在犯人脖子上的木制刑具。

枷锁、木枷。

2.衣架;搁放衣物的木制器具。通“架”。

椸枷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cangue scaffold
  • chin. Halsgeige, chin. Schandkragen (hölzerne Hals-Hand-Fessel)​ (S, Rechtsw)​, (English: cangue)​ (S)
  • cangu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 )

唐韻》:古牙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居牙切,𡘋音加。說文》:柫也,淮南謂之柍。玉篇》:連枷,打穀具。釋名》:枷,加也 —— 加杖于柄頭,以撾穗而出其穀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項械也。馬融〈廣成頌〉:枷天狗,紲墳羊。

又,《廣韻》:求迦切;《集韻》:永迦切,𡘋音伽 —— 義同。

又,與架通,𢇮物之器。禮・曲禮》:男女不同椸枷。

注解

〔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枷〕字拼音是jiā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加,五行属

〔枷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加声。本义是连枷。脱粒用的农具。

〔枷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iā] ⑴ 旧时一种套在脖子上的刑具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六上反切古牙切頁碼189頁,第18

枷柫也。从木加聲。淮南謂之柍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一反切間巴反頁碼477頁,第7行,第1

枷柫也。從木加聲。淮南謂之柍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六上反切古牙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1038頁,第1許惟賢457頁,第4

枷柫也。從木。加聲。

段注古牙切。十七部。

《淮南》謂之柍。

段注出《方言》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