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吏的意思解释

口部6画上下结构U+540F

口部

6画

3画

上下结构

会意字

GKQI 86,GKRI 98

JLK

AJOS

50006

0684

3284

U+540F

125134 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撇、捺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旧时代的大小官员。~治。官~。

旧指小公务员。~员。胥~(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)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会意。甲骨文。从手(又),从中。以手持中。有人认为中为笔。“吏”、“事”、“使”古同字。本义:官吏。

2.官员的通称。汉以后,指低级官员或吏卒。

,治人者也。 《说文》者,名之师也。 《汉书 · 景帝纪》所以治民也。 《汉书 · 惠帝纪》者,民之所悬命也。 《管子 · 朋法》王使委于三 《左传 · 成公二年》。注:“二三公也。”庶民。 《国语 · 周语》群臣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,受上赏。 《战国策 · 齐策》据法守职不敢为非者,人也。 《韩诗外传》君既为府,守节情不移。 《玉台新咏 ·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,而官与剖分焉。 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
吏势(官吏的权势力量);吏议(官吏商讨政事;处分官吏;拟议定罪);吏司(管理司法案牍的官);吏兵(官吏和士兵);吏舍(官吏居住或办公的房子)。汉以后只指一般的小官员或吏卒。

official; mandarin;

3.专指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。

暮投石壕村,有夜捉人。 唐 · 杜甫《石壕吏》

吏目(八九品小官。又指地位在御医之下的一般医生);吏员(古代地方官府的小吏);胥吏(小官吏);狱吏(旧时管理监狱的小官)

inferior official;

4.吏部狱。

而右将军独下,当死,赎为庶人。 班固《汉书》

jail; prison;

5.姓。

动词

治理;为官。

者,理也。 《汉书 · 王莽传下》是为长 《汉书 · 百官公卿表上》,所以治民也。 《汉书 · 惠帝纪》宦游非隐,心事好幽偏。 宋之问《蓝田山庄》

吏才(为政的才能);吏方(为政的方略);吏道(官吏处理政务之道);吏隐(闲居下级官位);吏材(为政的才干)

administer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在政府机关中处理公务的人员。

《史记 · 卷一二六 · 滑稽传》:“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。”

官吏、酷吏、贪官污吏。

2.姓。如汉代有吏宗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古代官员的通称。

官吏、酷吏、贪官污吏。

2.特指小官或差役。

胥吏、刀笔吏。

3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government official, magistrate
  • Mandarin, kleinerer Beamter , engl: minor official
  • mandarin (personne)​, fonctionnair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 )

唐韻》:力置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良志切;《正韻》:力地切,𡘋音利。說文》:吏,治人者也,从一、从史。徐鍇曰:吏之治人,心主於一,故从一。書・胤征》:天吏逸德,烈于猛火。禮・曲禮》:五官之長曰伯,是職方;其𢷤于天子也,曰天子之吏。左傳・成二年》:王使委于三吏。【註】三吏,三公也。

又,《韻會》:府史之屬亦曰吏。周禮・天官・大宰》八則:三曰廢置以馭其吏。前漢・百官公卿表》:秩四百石至二百石,是爲長吏;百石以下,有斗食佐史之秩,是爲少吏。【註】師古曰:吏,理也,主理其縣內也。

又,姓。正字通》:漢吏宗,王莽時人。

又,《五音集韻》:神至切,音示 —— 奉也、職事也、勞也。

說文》本作叓。

注解

〔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吏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一、史、;、𰀉、又、!、𠮛、乂,五行属

〔吏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甲骨文。从手( 又 ),从中。以手持中。有人认为中为笔。“吏”、“事”、“使”古同字。本义是官吏。

〔吏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ì] ⑴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⑵ 旧指小公务员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一上反切力置切頁碼1頁,第6

異體

叓治人者也。从一从㕜,㕜亦聲。

鉉注徐鍇曰:「吏之治人,心主於一,故从一。」

附注按:古文字事、使、史、吏本為一字,後分化。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『吏』字的造字本義,係於『史』字豎畫的上端分作兩叉形,作為指事字的標志,以別於史,而仍以『史』字為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一反切連致反頁碼23頁,第1行,第1

叓治人者也。從一,從史,史亦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吏之理人,心主於一也,書曰:『克肩一心。』史者,爲君之使也。凡言亦聲,備言之耳,義不主於聲,會意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一上反切力置切古音第一部頁碼3頁,第2許惟賢2頁,第1

叓治人者也。

段注治與吏同在第一部。此亦以同部曡韵爲訓也。

从一。从史。

段注此亦會意也。天下曰从一大。此不曰从一史者。吏必以一爲體。以史爲用。一與史二事。故異其詞也。史者,記事者也。

史亦聲。

段注凡言亦聲者,會意兼形聲也。凡字有用六書之一者。有兼六書之二者。力置切。一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