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𠔌的意思解释

𠔌

八部7画上下结构U+2050C

八部

7画

5画

上下结构

WWKF

CCR

OOJ

U+2050C

3434251

𧮫

意思解释


𠔌

jué

基本解释

同“𧮫”。《改併四聲篇海•八部》引《併了部頭》:“𧮫,《説文》曰:‘口上呵也,从口,上象其理。’”按:《説文》大徐本作“𧮫”。

𠔌

基本解释

同“谷”。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八部 )

字彙補》:古若切,音角 —— 口上呵也。

注解

𠔌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八部

𠔌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jué、gǔ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𠔁、口

𠔌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ué] ⑴ 同“𧮫”。《改併四聲篇海•八部》引《併了部頭》:“𧮫,《説文》曰:‘口上呵也,从口,上象其理。’”按:《説文》大徐本作“𧮫”。 [gǔ] ⑴ 同“谷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上反切其虐切頁碼66頁,第8

𧮫

異體𠔌

𧮫口上阿也。从口,上象其理。凡𧮫之屬皆从𧮫

𠶸

𠶸𧮫或如此。

臄或从𠕎从豦。

附注章炳麟《文始》:「《說文》:『𧮫,口上阿也。从口,上象其理。』此合體象形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五反切其雀反頁碼187頁,第7行,第1

臄口上阿也。從口,上象其理。凡𧮫之屬,皆從𧮫

鍇注臣鍇曰:「阿猶曲,文理曲也。郤綌字從此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188頁,第1行,第1

𧮫或如此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188頁,第1行,第2

𧮫或從豦、肉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上反切其虐切古音第五部頁碼346頁,第2許惟賢156頁,第6

臄口上阿也。

段注《大雅》。有卷者阿。箋云:有大陵卷然而曲。口上阿,謂口吻巳上之肉隨口卷曲。《毛傳》。臄,𦥖也。𢎘𦥖𧮫也。與毛合。晉灼注《羽獵賦》曰:口之上下名爲噱。按《通俗文》云:口上曰臄。口下曰𦥖。服析言之。毛,許,晉皆渾言之。許舉上以包下耳。今《說文》各本𦥖下譌作舌也。古者舌無𦥖名。《特牲・少牢》禮。肵俎用心舌。與加殽胛臄異用。陸《釋文》云:《說文》曰𦥖,舌也。又云口次肉也。似陸時《說文》巳誤矣。單行《釋文》口次譌口裏。則義全非。讀書之難如是。

从口。上象其理。

段注文理。其虐切。五部。卻綌从𧮫聲。

𧮫之屬皆从𧮫

𧮫或如此。

𧮫或从豦肉。

段注二皆形聲。臄見《大雅》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