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𠔒的意思解释

𠔒

八部9画上下结构U+20512

八部

9画

7画

上下结构

WWFV

CHX

ONB

U+20512

353211511

意思解释


基本释义

𠔒

同“齿”。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八部 )

篇海》:古文齒字。註詳部首。

注解

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八部

𠔒〕字拼音是chǐ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八、𦥑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下反切昌里切頁碼58頁,第13

異體𣦋𣥫

齒口齗骨也。象口齒之形,止聲。凡齒之屬皆从齒。

𠚒

異體𦥒𠔒

𠚒古文齒字。

附注于省吾《甲骨文字釋林》:「甲骨文齒字,象口內齒牙形。晚周鉨文齒字作𠚒,加止為音符,遂變成形聲字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四反切赤里反頁碼168頁,第7行,第1

𠚒口齗骨也。象口齒之形,止聲。凡齒之屬,皆從齒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口齗骨,齒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169頁,第1行,第1

古文齒字。

鍇注臣鍇曰:「鼠字從此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二下反切昌里切古音第一部頁碼311頁,第4許惟賢139頁,第11

𠚒口齗骨也。

段注鄭注《周禮》曰:人生齒而體僃。男八月,女七月而生齒。

象口齒之形。

段注𠈌者,象齒。餘口字也。

止聲。

段注昌里切。一部。

凡齒之屬皆从齒。

段注从小徐也。大徐本誤。

古文齒字。

段注古文獨體象形。不加聲旁。

白话解释

齿,口腔中用来咬断骨头、嚼食的器官。字形像口齿之形,“止”是声旁。所有与齿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齿”作边旁。,是古文写 法的“齿”字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二例,都像張口露齒的樣子,屬合體象形。金文第一例口中之齒填實,本是金文的常例;第二例上加止為聲,屬形聲。戰國文字三例,顯是承自金文第二例,從、止聲。篆文下從合體象形的,上從止聲,是今齒字所本。字經隸書,形變作,下為形符,上為聲符,還能看出它的形、義。作,則止作,不免失形。楷書齒上沿篆文之形十分明顯。自金文第二例至楷書之齒,都是從、止聲的形聲字。古文,像張口見齒之形,屬合體象形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