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
意思解释
推
tuī基本解释
①手抵物体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动。~车。~搡。~拿。~倒。~敲。顺水~舟。
②使用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。~头。~土。
③使事情开展。~广。~行( xíng )。~动。~销。
④进一步想,由已知之点想到其它。~及。~究。~导。~论。~测。~事。
⑤往后挪动(时间上)~延。~移。
⑥辞让,脱卸。~让。~却。~委。~辞。
⑦举荐,指出某人优点。~许。~重( zhòng )。~举。~崇。
⑧让出,献出。~恩。~心置腹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手,隹( zhuī )声。本义:手向外用力使物体移动或向前移动。
2.同本义。
推,排也。 推,軵也,前也。 若己推而内之沟中。 苟有险,余必下推车。 推堕附马河中。 始欲着推字。 作推敲之势。
推毂(推动车轮轴,使车前进);推抢(推拥抢夺,争抢);推沟(推下沟);推行(推动物体向前);推引(推动;推拉);推天抢地(形容乱推乱搡);推转(推出处死)
push;
3.使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 。
推磨;推豆腐;推米面;推头;推草坪;推子。
push forward;
4.推移,变化、移动和发展。按顺序更换。
与世推移。 推赤心于天下。
推革(推移变易);推次(相推以次第);推换(推移变换);推遇(随着遭遇而推移变迁);推涉(推移;更易);推变(推移变化);推荡(推移);推嬗(推移演变)
shove;
5.寻求;探索。
旁推交通。
推求;推索(推求寻索);推迹(根据迹象推求);推极(推求穷究);推详(推究详察);推纠(推究纠察);推原(从本原上推究);推案(考查推求);推讨(推究探讨)
seek;
6.推行,推广施行。
推其所为。
推销。
force;
7.荐举;推选 。
推士(推举贤才);推功(推举功勋;按照功劳);推借(推许荐引);推致(推荐延请);推补(荐举补缺官员);推擢(推荐提拔)
recommend;
8.推测;推断。
推此志也。
推言(推断论说)
infer;
9.计算;推算 。
推讲(推算演讲);推命(推算命运,算命);推造(推算命相);推计(估计;考虑);推策(推算历数);推历(推算时历)
calculate;
10.审问。推究 。
推剥(追求);推劾(追究审问其罪状);推囚(审问犯人);推检(审问追查);推尽(详细审问);推列(推问列状);推按(推究审问)
interrogate;
11.推脱;推诿 。
推搪(推托搪塞);推咎(推诿过错);推颓(推诿于衰败)
shirk;
12.推崇;推重 。
推许(推崇赞许);推服(推重佩服);推奖(推崇奖励);推激(推重赞赏);推立(推戴拥立);推先(推尊);推扬(推崇颂扬);推任(推重信任)
erect;
13.拒绝;辞让 。
半推半就;推称(推辞);推阻(推辞拒绝);推免(推辞);推挹(推辞揖让);推谦(推辞谦让);推调(推托,推辞)
refuse;
14.排除,除。
则不可推。
推陈致新(推陈出新。排除陈旧的,生出新的来)
get rid of;
15.推翻 。
推亡(推翻行亡道之国)
overthrow;
16.推让;让与。
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。
decline;
17.刺;杀。
曲刃钩之,直兵推之。
assasinate;
18.演绎 。
以一推十;以此类推。
deduce;
19.从事娱乐活动 。
推牌九。
play;
20.夺去生命;处死。
哥哥,你只好推了这牛子休。
kill;
21.借口,推说 。
推调(托辞,耍花招)
use as an excuse;
国语辞典解释
推
tuī详细解释
动
1.用力往前或往外移动物体。
唐 · 李白《襄阳歌》:“玉山自倒非人推。”
推车、推门。
2.顺著迁移。
《易经 · 系辞下》:“寒暑相推而岁成焉。”
3.根据已知寻究其他。
《汉书 · 卷三六 · 楚元王刘交传》:“有意其推本之也。”
推算、推论、以此类推。
4.扩充、扩展。
《孟子 · 公孙丑上》:“推恶恶之心。”
推行、推销、推广教育。
5.选择、荐举。
《礼记 · 儒行》:“推贤而进达之。”
推选、推举。
6.辞让、让与。
《史记 · 卷九二 · 淮阴侯传》:“推食食我。”
推让。
7.借口、假托。
《警世通言 · 卷二八 ·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》:“又推个事故,却来白娘子家取伞。”
推托、推卸、推三阻四。
8.尊崇、赞许。
《晋书 · 卷四一 · 刘寔传》:“天下所共推,则天下士也。”
推崇、推许。
9.除去。
推陈出新。
两岸词典解释
推
tuī详细解释
1.用力将物体往前或往外移动。
推开、推倒、用力推。
2.用工具贴著物体表面并向前削剪。
推剪头发、推草机。
3.使事情扩大或发展。
推展、推广、推向全球。
4.根据已知的情况判断其他;从某方面情况联想其他。
推理、推测、推想。
5.让给他人;辞让。
推辞、推让。
6.假托;借口;逃避。
推托、推诿、推三阻四。
7.把预定时间往后移。
推迟、推延。
8.举荐。
推举、推荐、共推盟主。
9.重视;尊崇。
推许、推重、推崇。
10.除去。
推陈出新。
11.更换迁移。
寒暑推移。
外语翻译
- push, expel; push forward
- schieben, stoßen (V), aufschieben, verschieben (V), überlassen, weitergeben (V), empfehlen (V), folgern (V), hochschätzen (V), mahlen (V), scheren (V), vorantreiben (V)
- pousser, étendre, élargir, retarder, ajourner, élire, promouvoir, déduir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他回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通回切,𡘋退平聲。《說文》:排也。《增韻》:盪也、擠也。一曰進之也。《禮・月令》:孟春躬耕帝籍,天子三推,三公五推,卿諸侯九推。《左傳・襄十四年》:或輓之,或推之。【註】前牽爲輓,後送爲推。
义又,移也。《詩・大雅》:旱既太甚,則不可推。【疏】不可令之移去矣。推是遠離之辭。
义又,讓所有以予人也。《史記・淮隂侯傳》: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。《後漢・光武紀》:推赤心置人腹中。
义又,卻也、諉也。
又,《唐韻》:昌錐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川錐切,𡘋音䜅 —— 順遷也。《易・繫辭》:寒暑相推,而歲成焉。
义又,《增韻》:擇也、獎也、奉也。亦進之也。《書・周官》:推賢讓能,庶官乃和。《禮・儒行》:上弗援,下弗推。【註】推猶進也。【疏】不爲民下所薦舉也。《前漢・韓信傳》:家貧無行,不得推擇爲吏。【註】無善行可推舉選擇也。
义又,尋繹也。《前漢・劉向傳贊》:有意其推本之也。【註】言其究極根本,深有意也。
一曰窮詰也。《史記・酷吏傳》:天水駱璧推減。【註】推,直追反,謂推繫之以成獄也。減一作成。
注解
〔推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推〕字拼音是tu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隹,五行属金。
〔推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隹( zhuī )声。本义是手向外用力使物体移动或向前移动。
〔推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uī] ⑴ 手抵物体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动⑵ 使用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⑶ 使事情开展⑷ 进一步想,由已知之点想到其它⑸ 往后挪动(时间上)⑹ 辞让,脱卸⑺ 举荐,指出某人优点⑻ 让出,献出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他回切頁碼第401頁,第5字續丁孫
推
排也。从手隹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土回反頁碼第964頁,第2行,第2字述
排也。從手隹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他回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382頁,第2字許惟賢第1035頁,第2字
排也。
段注今六脂,十五灰殊其音義。古無二音二義也。
从手。隹聲。
段注他回切。十五部。按《廣韵》叉隹湯回二音。
白话解释
推,用手施力使物体滑动移开。字形采用“手”作边旁,采用“隹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手、隹聲。隸書、楷書同。字從「手」為義符,表示是手部的動作;從「隹」為聲符,不兼義,「隹」的本義是短尾鳥,此義與「推」無關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