綻
糹部14画左右结构U+7DBB
国语辞典解释
綻绽
zhàn详细解释
动
1.衣服脱线。
《礼记 · 内则》:“衣裳绽裂,纫箴请补缀。”
绽线。
2.破裂、裂开。
唐 · 杜牧《感怀》诗:“茅茨覆宫殿,封章绽帷帐。”
皮开肉绽。
3.花蕾吐放。
唐 · 杜甫《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》诗一〇首之五:“绿垂风折笋,红绽雨肥梅。”
绽放。
形
◎饱满。
清 · 方薰《山静居画论下》:“钩叶点心,须要精神圆绽,便有活致。”
饱绽。
外语翻译
- ripped seam, rend, crack
- (English: ripped seam) , ausgefranster Saum , aufbrechen (V)
- s'ouvrir, se déchir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丈莧切;《集韻》:直莧切;《正韻》:丈襇切,𡘋音袒 —— 衣縫。《禮・內則》:衣裳綻裂。【註】綻,猶解也。
又,《集韻》:堂練切,音電 —— 義同。亦作䋎。
注解
〔綻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綻〕字拼音是zh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定。
〔綻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àn] ⑴ 见“绽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丈莧切頁碼第273頁,第27字續丁孫
袒
衣縫解也。从衣旦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六反切宅莧反頁碼第701頁,第7行,第1字述
衣縫解。從衣旦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今俗作綻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丈莧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580頁,第4字許惟賢第692頁,第8字
衣縫解也。
段注許書無綻字。此卽綻字也。許書但裼字作但。不作袒。今人以袒爲袒裼字。而但袒二篆本義俱廢矣。《內則》曰:衣裳綻裂。綻或作䘺。鄭曰:綻猶解也。綻尙未解而近於解。故曰猶。俗語引伸爲飽滿𢅯裂之偁。按袒爲衣縫解。故从衣。䋎爲補縫。故从糸。音同而義相因也。
从衣。旦聲。
段注丈莧切。十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