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𪉷的意思解释

𪉷

鹵部21画上下结构U+2A277

鹵部

21画

10画

上下结构

HLQH

YWUAL

IDZI

U+2A277

212534444412511251522

意思解释


𪉷

tán

基本解释

同“覃”。《康熙字典•鹵部》:“𪉷,覃本字。”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下 部首:鹵部 )

廣韻》:徒含切,音潭 —— 覃本字。从𣆪𣆪,古厚字;从鹵,鹵之味厚則長也。

注解

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鹵部

𪉷〕字拼音是tá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鹵、𣆪

𪉷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tán] ⑴ 同“覃”。《康熙字典•鹵部》:“𪉷,覃本字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下反切徒含切頁碼171頁,第1

𪉷

異體𪉲

𪉷長味也。从𣆪,鹹省聲。《詩》曰:「實覃實吁。」

𪉙

𪉙古文覃。

覃篆文覃省。

附注邵瑛羣經正字:「今經典作覃。《九經字樣》云:《說文》作𪉲,隸作覃。」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商金文从鹵、从𣆪,會以𣆪(裝厚酒及鹽的罈子)貯鹵,以字形而言,即後世隸楷的『覃』字,也就是早期的『鹽』字。『覃』的本義為鹽在𣆪中,鹽可以使食物滋味深長,所以引申有『味長』義,後兩義可能逐漸分化,才另造『鹽』字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反切田南反頁碼426頁,第3行,第1

覃長味也。從𣆪,鹹省聲。《詩》曰:「實覃實吁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426頁,第3行,第2

古文覃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426頁,第3行,第3

篆文覃省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下反切徒含切古音第七部頁碼916頁,第2許惟賢405頁,第6

覃長味也。

段注此與《酉部》醰音同義近。醰以覃會意也。引伸之凡長皆曰覃。葛覃傳曰:覃,延也。凡言覃及,覃思義皆同。《經典》葛覃字亦假蕈爲之。

𣆪。鹹省聲。

段注當作鹹省,鹹亦聲。以从鹹故知字本義爲味長也。徒含切。古音在七部。

詩曰:實覃實吁。

段注《大雅》文。傳曰:覃,長也。訏,大也。許作吁,疑轉寫誤。

古文覃。

篆文覃省。

段注𣜩本此。以古𪉣,篆𪉷推之。則𪉷乃籒也。先籒後篆者,丄部之例也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