覃
意思解释
覃
tán基本解释
①深广。~思。
②延长,延及。~恩。
③姓。
详细解释
形容词
1.意味深长。
覃,长味也。
meaning; knowing;
2.长,悠长。
葛之覃兮。
覃恩(深厚广大的恩惠)
long;
动词
1.蔓延,延伸,延伸到。
覃及鬼方。 葛之覃兮,施于中谷。
覃覃(延展的样子)
spread on;
2.广施[恩惠] 。
覃恩(广布恩泽)
widely bestow;
副词
1.深入地。
研精覃思。 扬雄覃思。
覃思(深思,深入而周详地思考)
deeply;
2.另见 qín。
古壮字释义
覃
◎同【】。
国语辞典解释
外语翻译
- reach to, spread to; extensive
- (prénom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𪉙 、 𪉞 、 𪉲
《唐韻》:徒含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徒南切,𡘋音潭。《廣韻》:及也、延也。《詩・周南》:葛之覃兮。又,〈大雅〉:內奰于中國,覃及鬼方。
义又,深廣也。《晉書・夏侯湛傳》:揚雄覃思于太𤣥。
义又,地名。《書・禹貢》:覃懷底績。【傳】覃懷,近河地名。
义又,黃覃子,曲名。《晉書・樂志》:李延年造。
义又,姓。《通志・氏族略》:本譚,或去言爲覃。梁有東南寧州刺史覃無克。
又,《集韻》:余廉切,音鹽 —— 利也。
又,上聲,以冉切 —— 與䎦同。《詩・小雅》:以我覃耜,俶載南畝。
又,式荏切,音審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正字通》:入感韻,音倓。〇【按】韻書無倓音。
注解
〔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襾部。
〔覃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tán、qí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覀、早,五行属木。
〔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án] ⑴ 深广⑵ 延长,延及⑶ 姓。㈡ [qín] ⑴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徒含切頁碼第171頁,第1字續丁孫
𪉷
異體𪉲
長味也。从𣆪,鹹省聲。《詩》曰:「實覃實吁。」
𪉙
古文覃。
覃
篆文覃省。
附注邵瑛羣經正字:「今經典作覃。《九經字樣》云:《說文》作𪉲,隸作覃。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商金文从鹵、从𣆪,會以𣆪(裝厚酒及鹽的罈子)貯鹵,以字形而言,即後世隸楷的『覃』字,也就是早期的『鹽』字。『覃』的本義為鹽在𣆪中,鹽可以使食物滋味深長,所以引申有『味長』義,後兩義可能逐漸分化,才另造『鹽』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反切田南反頁碼第426頁,第3行,第1字述
長味也。從𣆪,鹹省聲。《詩》曰:「實覃實吁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426頁,第3行,第2字述
古文覃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426頁,第3行,第3字述
篆文覃省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徒含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916頁,第2字許惟賢第405頁,第6字
長味也。
段注此與《酉部》醰音同義近。醰以覃會意也。引伸之凡長皆曰覃。葛覃傳曰:覃,延也。凡言覃及,覃思義皆同。《經典》葛覃字亦假蕈爲之。
从𣆪。鹹省聲。
段注當作鹹省,鹹亦聲。以从鹹故知字本義爲味長也。徒含切。古音在七部。
詩曰:實覃實吁。
段注《大雅》文。傳曰:覃,長也。訏,大也。許作吁,疑轉寫誤。
古文覃。
篆文覃省。
段注今𣜩本此。以古𪉣,篆𪉷推之。則𪉷乃籒也。先籒後篆者,丄部之例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