𣱓
氏部18画上下结构U+23C53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胡敎切;《集韻》:後敎切,𡘋音效。《博雅》:誤也。
又,《集韻》:下老切,音皓 —— 地名。
注解
〔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下,康熙部首是氏部。
〔𣱓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xiào、hà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𦥯、氐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胡敎切、後敎切頁碼第420頁,第10字續丁孫
𣱓
異體𦦛
闕。
鉉注臣鉉等案:今《篇》《韻》音皓,又音效。注云:誤也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其字从氐,學省聲。」
蔣注《玉篇》:𣱓,乎孝切,《聲類》云:誤也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005頁,第5行,第3字述
家本無注。
鍇注臣鍇按:一本云許氏無此字,此云家本無注,疑許愼子許沖所言也。今《字書》云音晧,誤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乎孝反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512頁,第3字許惟賢第1093頁,第1字
闕。
段注小徐作家本無注。鍇云:一本無此篆。此云家本無注,疑許沖之言也。按《廣雅・釋詁》云:𣱓,誤也。曹憲乎孝反。然則其字从氐,學省聲。形音義皆可攷。篇,韵音晧。古音在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