𢌳
廾部7画上下结构U+22333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渠追切;《集韻》:渠龜切,𡘋音逵。《說文》:持弩拊也。
注解
〔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廾部。
〔𢌳〕字拼音是kuí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、廾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渠追切頁碼第80頁,第4字續丁孫
𢌳
持弩拊。从𠬞、𠕎。讀若逵。
鉉注臣鉉等曰:从𠕎未詳。
附注按:甲骨文像雙手持肉饋贈形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五反切權雖反頁碼第222頁,第4行,第2字述
持弩拊。從𠬞、肉。讀若逵。
鍇注臣鍇曰:「肉非聲,疑誤。《春秋左傳》曰:『王孫燕奔頯。』黃氏頯字從此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渠追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415頁,第2字許惟賢第187頁,第4字
持弩拊。
段注凡弓刀把処皆曰拊。今《攷工記・弓人》作柎。从木。
从廾。肉聲。
段注按肉聲故讀如逵逵古音同仇《足部》䟸,《頁部》頯皆讀如仇也。小徐云:肉非聲。大徐徑刪聲字。誤矣,古音在三部今渠追切。
讀若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