𣄴
旡部12画左右结构U+23134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力讓切,音亮。《說文》作,事有不善言𣄴也。《爾雅》:
,薄也。从㒫,京聲。【註】徐鉉曰:今俗隸書作亮。
义又,《玉篇》:悲也、酸楚也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呂張切,音良 —— 義同。〇【按】《說文》在㒫部,今倂入。《字彙》凡从㒫字皆依變隸作旡,獨此字从㒫,今改正。
注解
〔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无部。
〔𣄴〕字拼音是lià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旡、京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下反切力讓切頁碼第289頁,第4字續丁孫
𣄴
事有不善言𣄴也。《爾雅》:「𣄴,薄也。」从㒫京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隸書作亮。
附注《玉篇》:「𣄴,力尚、力章二切。事有不善言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六反切力狀反頁碼第728頁,第4行,第3字述
事有不善𣄴。《爾雅》:「𣄴,薄。」從旡京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春秋左傳》:「虢多𣄴德。」今《爾雅》、《左傳》作涼,假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下反切力讓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1657頁,第1字許惟賢第726頁,第4字
事有不譱言𣄴也。
段注故从㒫。按《水部》曰:涼,薄也。紬繹上下文。乃《周禮》六飮之涼。當作薄酒也。𣄴則爲事有不善之言。若亮則爲朙也。諒則爲信也。四字在《說文》義別。而古經傳多相假。
《爾雅》。𣄴,薄也。
段注按《爾雅》無此文。《爾雅》二字淺人所增耳。𣄴,薄也。許以足上文意有未盡之語。《桑柔・毛傳》,杜注《左傳》、《小爾雅》皆云:涼,薄也。涼卽𣄴字。《廣雅・釋詁》曰:𣄴,䙏也。䙏卽薄字。
从㒫。京聲。
段注力讓切。按篇,韵皆力章、力尙二切。十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