獶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玉篇》:奴巧切,音橈 —— 犬驚貌。
义又,《禮・樂記》:獶雜子女。【註】獶,獼猴也 —— 言舞者如獼猴戲也。獶,或作猱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於求切,音優。《廣韻》:獶𤟫,犬名。
又,《集韻》:奴侯切,音羺 —— 南越謂犬爲獶𤟫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𡘋奴刀切,音峱。《集韻》本作夒,或作獿、猱、蝚。詳前猱字註。
注解
〔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下,康熙部首是犬部。
〔獶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náo、nǎo、yō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犭、憂。
〔獶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náo] ⑴ 古同“猱”:“余左执太行之~,而右搏雕虎。”⑵ 涂抹墙壁的匠人:“~人亡,则匠石辍斤而不敢妄斲。”㈡ [nǎo] ⑴ 狗受惊的样子。㈢ [yōu] ⑴ 〔~𤟫〕犬名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奴刀切頁碼第174頁,第4字續丁孫
夒
貪獸也。一曰母㺅,似人。从𩑋,巳、止、夊,其手足。
鉉注臣鉉等曰:巳、止,皆象形也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獼猴之形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反切能曹反頁碼第432頁,第2行,第1字述
貪獸也。一曰母猴,似人。從頁、巳止夊,其手足。
鍇注臣鍇曰:「止,手也;夊,足也。今作猱同,擾從此。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奴刀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931頁,第4字許惟賢第411頁,第7字
貪獸也。一曰母㺅。
段注謂夒一名母㺅。《犬部》曰:㺅,夒也。玃,大母猴也。《甶部》曰:禺,母㺅屬。《爪部》曰:爲,母㺅也。單𧦝㺅。絫𧦝母㺅。其實一也。母㺅與沐㺅,獼㺅,一語之轉。母非父母字。《詩・小雅》作猱。毛曰:猱,猨屬。《樂記》作獶,𣜩之變。鄭曰:獶,彌矦也。
佀人。
段注似人面手足。
从頁。
段注句。
巳止夊,其手足。
段注巳止象其似人手。夊象其足。奴刀切。古音在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