獿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女交切;《集韻》:尼交切,𡘋音鐃。《說文》:獿,㺒也。从犬,夒聲。《集韻》:犬吠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奴刀切,音峱。《廣韻》:獸名。《集韻》本作夒,或作獶、猱、蝚。詳猱字註。
又,《前漢・揚雄傳》:獿人亡,則匠石輟斤而不敢妄斲。【註】服虔曰:獿,古之善塗墍者也。師古曰:墍,卽今之仰泥也;獿,抆拭也 —— 故謂塗者爲獿人。獿,乃高反。
又,《集韻》:奴回切,音𨡌 —— 古之善塗墍者。《漢書・獿人》〔註〕:師古曰:𠑍,又乃迴反。《集韻》或作𠑍,通作𢅼。
又,《廣韻》:奴巧切;《集韻》:女巧切,𡘋音撓。《廣韻》:犬驚。《集韻》:犬驚吠貌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𡘋爾紹切,音擾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下,康熙部首是犬部。
〔獿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náo、yō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犭、夒。
〔獿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náo] ⑴ 古同“獶”。㈡ [yōu] ⑴ 古同“獶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女交切頁碼第329頁,第21字續丁孫
獿
獿㺒也。从犬、夒。
蔣注《五經文字》:獿獶,乃刀反,上《說文》,下經典相承隷省,見《禮記》,《詩小雅》作猱。煩擾之擾,例皆從夒,今省從憂。《爾雅》作猱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九反切獰交反頁碼第807頁,第7行,第2字述
獿㺒也。從犬夒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獿,雜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女交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894頁,第2字許惟賢第827頁,第9字
獿,
段注逗。此複舉字之未删者。
㺒也。
段注夂部夔今作獶,作猱。獿則別一字,別一義。
从犬。夔聲。
段注女交切。古音在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