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誖的意思解释

言部14画左右结构U+8A96

言部

14画

7画

左右结构

YFPB

YRJBD

SEWY

04647

U+8A96

41112511245521 点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横撇/横钩、竖钩、横

𠐲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bèi

基本解释

同“悖”。违背;乖谬。《説文•言部》:“諄,亂也。悖,誖或从心。”

惛惑;糊涂。《廣雅•釋詁三》:“諄,癡也。”

外语翻译


  • obstinate; disorderly; perverse
  • pervers, rebelle, contraire à, opposé à, inexact, erroné, paradox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 )

古文: 𢨋

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蒲沒切;《集韻》:薄沒切,𡘋音勃。說文》:亂也。唐韻》:言亂。史記・三王世家》:儒者稱其術,或誖其心。前漢・禮樂志》:四達而不誖。唐書・廬江郡王傳》:李瑗誖亂諸君,皆爲詿誤。

又,惑也。前漢・司馬遷傳》:愍學者不達其意而師誖。【師古註】各習師法,惑于所見。

又,乖也。前漢・王商傳》:誣罔誖大臣節。【師古註】誖,乖也。

又,《廣雅》:癡也。玉篇》:逆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分物切,音弗。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:蒲昧切;《韻會》:蒲妹切;《正韻》:步昧切,𡘋音佩。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補妹切,音背 —— 義𡘋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方未切,音沸 —— 惛也。說文》或作悖,《集韻》或作哱、咈、愂、𢚦,《韻會》通作茀,《韻會小補》又作怫。

注解

〔誖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

〔誖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bèi、bó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孛

〔誖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èi] ⑴ 同“悖”。违背;乖谬。《説文•言部》:“諄,亂也。悖,誖或从心。”⑵ 惛惑;糊涂。《廣雅•釋詁三》:“諄,癡也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上反切蒲沒切頁碼73頁,第12

誖亂也。从言孛聲。

悖誖或从心。

𢨋

𢨋籒文誖从二或。

附注按:金文、籀文俱為二「或」,左右相悖。「或」、「國」古今字。段玉裁注:「兩國相違舉戈相向,亂之意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五反切步咄反頁碼207頁,第2行,第1

𢨋亂也。從言孛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辭氣散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207頁,第3行,第1

籒文誖從二或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太玄曰:『天違人違而天下之事誖矣。』上下反覆皆或相成,故爲誖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207頁,第4行,第1

誖或從心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上反切𣳚古音第十五部頁碼387頁,第1許惟賢174頁,第5

𢨋亂也。从言。孛聲。

段注蒲没切。十五部。

誖或从心。

籒文誖。从二或。

段注㒳國相違。舉戈相向。亂之意也。《角部》觱以爲聲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