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鼌的意思解释

黾部13画上下结构U+9F0C

黾部

13画

5画

上下结构

JGKN

AMRU

KAKZ

60716

7839

U+9F0C

2511125125115 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弯钩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cháo

基本解释

同“晁”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类似龟的一种动物。

a testudinate;

2.姓。汉代有鼌错。

3.另见 zhāo。

zhāo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[古]∶通“朝”。早晨。

出国门而轸怀兮,甲之吾以行。 《楚辞 · 屈原 · 哀郢》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,不及夕。 《汉书 · 严助传》

鼌夕(从早到晚);鼌不及夕(早晨不能顾及晚上。形容处境危及)

morning;

2.另见 cháo。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上 部首:日部 )

廣韻》:直遙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馳遙切,𡘋音潮 —— 鼂,或作晁。前漢・景帝紀》:御史大夫晁錯。【註】師古曰:晁,古朝字,本傳作鼂。又,司馬相如〈上林賦〉:晁采琬琰。【李善註】晁,古朝字。

又,《集韻》:直紹切,音肇 —— 晁陽,縣名,在東陽。

注解

〔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上,康熙部首是日部

〔晁〕字拼音是chá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日、兆,五行属

〔晁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āo] ⑴ 同“朝”。早晨。《文選•司馬相如〈上林賦〉》:“晁采琬琰,和氏出焉。” [cháo] ⑴ 姓。也作“鼂”、“朝”。《漢書•景帝紀》:“斬御史大夫晁錯,以謝七國。” [zhào] ⑴ 〔晁陽〕县名。《集韻•小韻》:“晁,晁陽,縣名,在東陽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直遙切頁碼451頁,第16

異體晁、𣆷

鼂匽鼂也。讀若朝。楊雄說:匽鼂,蟲名。杜林以爲朝旦,非是。从𪓑从旦。
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作晁。

𪓨

異體𪓲

𪓨篆文从皀。

附注段玉裁據《玉篇》改作「𪓨,古文从㫐」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直遙切頁碼1059頁,第3行,第3

𪓨匽鼂也。讀若朝。楊雄:匽鼂,蟲名。杜林以爲朝旦,非是。從黽從旦。
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作晁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1059頁,第4行,第1

篆文從皀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陟遙切古音第二部頁碼2717頁,第4許惟賢1182頁,第5

𪓨匽鼂也。讀若朝。

段注陟遙切。二部。

楊雄說。匽鼂,蟲名。

段注葢見楊雄《倉頡訓纂》。《廣韵》亦引《倉頡篇》云蟲名。按爲何蟲,許亦不憭也。《夏小正》言匽之興,不得援以證匽鼂。

杜林㠯爲朝旦。非是。

段注此㠯爲乃說叚借之例。杜林用鼂爲朝旦字。葢見杜林《倉頡故》。攷《屈原賦》。甲之鼂吾以行。王逸曰:鼂旦也。《左傳》衞大夫史朝。《風俗通》作史鼂之後爲鼂姓。《漢書》鼂姓又作晁。是古叚鼂爲朝本無不合。許云非是,未審。他處亦未見此例也。若《木部》構下,杜林以爲椽桷字。《斗部》斡下,杜林以爲軺車輪斡。亦未辯其非是矣。葢叚借之學,明其爲借字,非眞字,而眞字存。不明其爲借字,直指爲眞字,而眞字借字之義皆廢矣。伯山葢謂鼂夕爲眞字。故辯以防之也。

从黽。从旦。

段注葢亦蟲之大腹者,故从黽。其从旦之意不能詳也。

古文从㫐。

段注古文。各本作篆文。今依《玉篇》正。凡先古籒後篆者,皆由文勢不得不尒。此非其比也。《廣韵》古本亦必先鼂後鼂。注曰古文。今本二大字轉寫譌舛。《集韵》、《類篇》依大徐而誤。㫐見《日部》。讀若窈。古文从黽,㫐聲。

字同部首的字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