𥬲
⺮部12画上下结构U+25B32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徒果切,音垜 —— 竹名。又,他果切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說文》:陟瓜切 —— 箠也。
又,叶音戈。蘇轍〈守歲〉詩:晨雞且勿唱,更鼓畏𣸸𥬲;明年豈無年,心事恐蹉跎。
注解
〔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。
〔𥬲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zhuā、duò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𥫗、朵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陟瓜切頁碼第145頁,第7字續丁孫
𥬲
箠也。从竹朵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𥬲、檛古今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九反切謫瓜反頁碼第371頁,第6行,第2字述
箠也。從竹朵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陟瓜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781頁,第5字許惟賢第348頁,第8字
箠也。
段注𥬸檛古今字。亦作簻。《左傳》。繞朝贈之以策。杜預曰:馬檛也。檛婦翁字本从木。後人又改从手。
从竹。朵聲。
段注陟瓜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戈韵。